IntoxicatemenowWithyourlovin'nowI'mreadynow
──BritneySpears《Toxic》歌詞
Anythingispossible
北京奧運斥巨資來宣傳中國,轉個頭讓毒奶一鋪清袋,過千億可謂見財化水,這筆錢可以請張藝謀拍幾百次《滿城盡帶黃金甲》、拍過千部《色,戒》、或者把《MissionImpossible》拍到幾百集。
糞水臭豆腐、大腸桿菌雪糕不合格、漂白陳年大米、細菌超標八萬倍的乳酸菌飲料、農藥茶葉、鉛汞木耳、鉛皮蛋、羊尿豬肉……想起在京奧燃點聖火的李寧,旗下品牌口號是Anythingispossible,看着那堆毒品名單,其創意之高,對化工原料的運用之極致,真是Nothingisimpossible。外國拍動畫電影要有中國元素,不再需要《功夫熊貓》,現在Toxic才是中國的icon,可以選拍一群有毒的食物家族的動畫故事,爸爸是甲醛啤酒,媽媽是頭髮醬油,兒子是三聚氰胺奶,電影就叫《FamilyT》。
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由於毒品充斥,廣泛至生活各方面──除了食品外,傢俬中的甲醛釋放量過高、建材釋放甲醛、苯、輻射等可致血癌物質、瓷器含鉛、鎘、輻射──民生起了好些變化。商人有見及此,生產一些民用驗毒機,就像女孩吃飯前會用卡路里計算機計算脂肪,大家吃飯前紛紛拿出驗毒機,檢查自己的飯盒和竹筷子有沒有毒素。但由於每部測毒機只能驗出個別毒素,而且帶着機器外出很不方便,手機廠商開始把測毒功能引進手提電話中,一部iPhone就可以測齊三聚氰胺、加麗素紅、偶氮、放射性鋯等等有害物質,多麼方便,如果發現新毒,只要上網下載新的iPhoneapplication,就可以測新毒了,GooglePhone也有提供服務呢。
以前母親煮好飯,聲嘶力竭幾百次:「開飯喇!」家人還是愛理不理,繼續看電視玩電腦。現在這個等埋位的空檔時間變得很實用,愛護孩子的母親們好趁空檔抽樣化驗桌上的食物,吃飯時,孩子也變得敬老,讓長輩先夾餸,大家互相禮讓,多麼和諧。年頭銀行奉送的多餘記事簿終於有用,家長用以仔細記錄每天在那裏購買餸菜:「10月10日:豬肉榮檔口買豬肉、雞仔強檔口買雞蛋」,如此類推。若發現喜愛吃豬肉的奶奶開始智商偏低、學習困難,就記錄下來,不過最好選用一間穩健的銀行奉送的記事簿,否則用了一個月那家銀行就倒閉,每夜拿出來記錄時觸景傷情。有趣的是,囡囡也吃那碟豬肉,氣喘情況卻好轉了,噢原來那是用哮喘藥克倫特羅餵飼的豬,怪不得哮喘治好了。但也不是萬試萬靈,因為有時連豬農用的非法克倫特羅,也是假的。
在富人的家,古代皇帝「每道菜只吃一口」的習慣再度興起,主要是運用溝淡原理,萬一每道菜也有毒,也不致孤注一擲,情況就像買股票分散投資。
小童不再玩煮飯仔,改玩化驗所。這套玩具可塑性比煮飯仔更高,因為除了有毒食品飲料,還有毒BB衫、毒瓷器,雖然只是玩具,不能真的驗出甚麼,但家長少了麻煩,叫小孩模擬驗牆紙、驗地板、驗地上的橡皮圈,總之信手拈來。自此,小孩不可隔天就嚷着要買新玩具,媽媽說:「你唔驗晒全間屋咪使旨意買新嘢!」金錢倒真省了不少。不過也得小心那套玩具,因為玩具也可能有毒,所以就算父母不給小朋友任何東西化驗,那套玩具還可自己化驗自己。
民用補充藥物方面,市場策劃部門已經不能單純以「排毒」為宣傳手法,轉而更專門深入的「有效排出蘇丹紅」或「九成中鉛毒者表示:身體狀況改善!」,另外,也出了一批新家電,例如「阻礙苯釋放的空氣清新機」、「防甲醛剃鬚刨」等等,有沒有效不得而知,都說是marketing手法咯。
如果太太們發現丈夫買東西給二奶,不會再吵吵鬧鬧,反正他送二奶的衣服可能酸鹼值不當,美顏用品含水銀,珠寶首飾又有事。假若丈夫手痕又想買新車,太太就扮鬼聲說:「新車甲醛超標26倍~~~」阻嚇之,效果顯著。
大團圓結局
許多年後。
由於使用化工原料的機會多了,小朋友自小就認識化學名詞,在多年全民學化學後,中國出了許多名化工學專家,得到諾貝爾獎的也不少。中國已再沒有毒產品問題,由於多年來外輸全球產品無數,我國與外國成立無數個檢察站,造就無數就業機會,情況也改善過來。由於大量使用化工原料,反而使化工原料價格飆升,無良商人開始發現:嘩,我買三聚氰胺奶比起買上等牛奶還貴!結果回鄉去耕田,反正甚麼organicfood市場很大,貴到不是人吃的。毒產品問題解決,孩子的病治好,夫妻停止吵鬧,上戲院看電影,妻子忽然想起「好像很久沒見過電影中的角色有病了」,丈夫說因為電影審批一律不准有肚痛、生病的場面,以免讓人聯想起有毒食物,因為我國是不會有人肚痛的。妻子問現在沒事了,審批為何不改呢?丈夫說審批還審批,事實還事實嘛。
電影院中,夫妻手拖手,回想起一家人經歷過的有毒歲月,大難不死,甘苦與共,親吻了對方一下。
《核突褲人》連載第五十八回:
核突褲人卓韻芝與核突褲婆暢遊杭州。
(萬五點……你記得上年這個時候三萬點嘛?)
撰文:卓韻芝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