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奧戰場:足球雜誌仍有生存空間? - 藍鑽石

石奧戰場:足球雜誌仍有生存空間? - 藍鑽石

正方

入行逾十年,其一未了心願是未認識到那位當年籌辦《足球世界》、《英國足球畫冊》的老前輩。我仍能拼湊出稚齡時廢寢忘食追睇、以郵票代貨幣補購的細節。足球雜誌難免隨文字傳媒行業委縮,但不等同全沒生存空間。
互聯網普及、報章雜誌化已多年,徹底打沉雜誌。打從當年《奪標》功成身退,本地願辦足球雜誌的人不多;及至賭波規範化呈小陽春,賭波秘笈像雨後春筍,還有個別熱心人士巍巍堅持辦純足球刊物,惟久而久之還得向現實低首。
然而,足球雜誌的歷史使命未完。不一定要像國內那本著名周刊,動用大量資源赴海外搵料,內容也不要和報章鬥快,只要集中火力在包裝和對足球作透徹評論,足可誘發讀者扛回家咀嚼。精美、珍藏路向仍可行,這種像雨中百合、由心出發的雜誌仍有市場,如今未見,早晚也必出現。
上網、看每日流水作業的報章,總不及閱覽清新可讀的雜誌令人愜意,那是一份與友人夜雨話舊的欣悅。
【藍鑽石】
mailto:[email protected]

反方

偶爾看見路人細閱足球雜誌,內心不免感慨,也許是與學生時代曾向某雜誌自薦遭經營困難為由婉拒有關。舊日龍頭大哥《奪標》安樂死,香港隨即誕生幾個小「字頭」,可惜被置於天水圍,墮入真人騷一樣的冷酷異境。
港人空餘時間不想用腦,雜誌求君粲然一笑,故此八卦類別長霸銷售榜,更何況成本所限,足球雜誌一般賣20元以上,《FACE》值8元、《忽周》盛惠15元,論策略論價錢,輸晒!
拿擁13億人後盾的內地龍頭《足球周刊》為例,移植來港抵食夾大件,國內平均銷量多同類4、5倍,但近年成績每下愈況,原來體育類僅佔全國期刊總數不足1%,生活艱難。生存要市場,市場人也;《進攻足球》試闖文化與語言背景較接近的台灣,奈何觸礁而回;北上?不是闖過黃崗般簡單。看英國,40多歲老人《Shoot》今年6月抵不住競爭,壽終正寢。《足》財雄勢大人有我無,不久將吞噬漁港,骨也不剩。百家爭鳴,是體育人的祈盼;土炮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母親」能好好的過活,「母親」就是球壇。
【阿呢斯奧】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