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機場(694)雖然早作盈警,但中期業績確實令人失望,不過走勢相當特別,每次急跌,隨即急升,頗為波動,變動之劇,尤甚於大市。
首都機場上半年盈利5631萬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下挫90%,每股盈利1.4分,不派中期息。
經營成本大增
過去已協議,首都機場將向母公司收購北京機場第三期資產,而收購仍待完成。該等資產於2月29日試運行,並於3月26日正式投入運作,在過渡期使用資產的安排,首都機場需要支付租賃費用,並由去年10月底起計算,期內負擔的租賃費用達5.86億元,是期內業績下挫的主因。
計入第三期資產後,機場吞吐能力由3500萬人次升至78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由78萬噸升至180萬噸,航站樓可用商業面積較原來增加兩倍以上。
航空局的限制措施以及收費調整,期內飛機起降次數微跌0.7%,收費跌3.67%,旅客增0.4%至2606萬人次,收入增加22.6%,機場費大致持平,航空性收入實增5.88%至12.55億元。
非航空性業務收入,主要為特許經營收入及租金收入,共增63%至6.7億元,其中租金收入增87%,特許經營收入增67%,廣告收入增143%,零售增24%,餐飲增23.7%,由於民航局尚未批覆地面服務及配餐特許經營收費標準,並未確認有關收入。
期內總收入19.25億元,增20.6%,總支出18.69億元,則增150%或11.22億元,主要是租賃費用增5.8億元,維護及修理增2.2億元,水電動力增1.1億元,其他支出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是經營新增三期資產的開支,唯一減少的是調整資產可用年期,折舊及攤銷減7100萬元。
資金尚待解決
經營新增的三期資產,收入未能達到理想,部份是資產暫時未能充份運用,而主要的航空性業務更差,經營該等資產需要負擔大量費用,侵蝕原來盈利。
下半年奧運過後,機場使用率或稍佳,但又受經濟形勢不景的影響,三期資產將陸續運用,支出續增,成本壓力更為明顯,下半年的困難更為嚴峻。目前正待收購三期資產,代價269億元,計劃承擔借貸170億元及股權集資80億元,但以現狀看,不易於市場集資,問題仍待解決。
首都機場今年業績不樂觀,其後只能漸漸轉好,暫無預測PE,現價5.25元,P/B1.64倍,是唯一支持。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