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威鳴:喜見「港職聯」踏前一步 - 丘建威

不平威鳴:喜見「港職聯」踏前一步 - 丘建威

經過10月6日(周一)足總董事局召開會議,來季推行「港職聯」的計劃因足總與甲組會方面未能達成共識,而暫時未能拍板通過。當然,要推出一項全新的制度並不容易,同時間,要確保推出時制度是絕對完善也是相當困難,但假若不肯嘗試踏出第一步,那麼香港的足球事業真的難再有轉機。可幸的是,雙方肯承諾在未來繼續磋商計劃能於來季出爐,寄望會議能有更好的成果。

比賽場地需港府協調

筆者對計劃書的幾項重大原則都十分支持,例如每周賽事都有電視直播、規定參賽隊伍不少於8隊等,都能夠有利本地足球聯賽的推廣,然而有些事項卻有感政府及本地球會都應該對此多加留意及認真對待。先講主場作客制度,除了在技術上的劃分有所限制之外,這同時都受到特區政府的體育政策所影響。計劃書中提議劃出6個主場,將練習及比賽場地都集中在6個地方,最大的問題是那些球場都會租給不同學校舉行運動會,那麼政府在協調方面能否給予多些支持是值得關注。而本地球會方面,在聘請教練的時候也應當謹慎,要跟從亞洲足協規定教練必須持有教練文憑的指引,皆因有些班主在揀帥時頗為兒戲,結果搞出不少笑話及鬧劇。

為球員設立最低工資

其實還有一些在計劃書以外的個人愚見希望與讀者們分享。首要的是本地職業足球員應有適當保障,譬如為他們設立最低工資,因為現時有不少年輕球員人工相比起外傭更低,這現象令不少有意投身者卻步。此外,球會方面也應要為所有旗下球員購買完善保險,令他們萬一遇上傷患的時候都有足夠的補償。最後的就是要確立好預備組及青年軍制度,筆者曾於斧山道球場觀看過一場免費的預備組賽事,但落場球員居然都是甲組正選球員!因此每支球隊有必要保持清晰、有系統的架構。
文:丘建威
有線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