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贊成政府向大學撥款「分餅仔」<br>八大校長專訪系列--徐立之:公開競逐研究經費

不贊成政府向大學撥款「分餅仔」
八大校長專訪系列--徐立之:公開競逐研究經費

【本報訊】政府每年按照大學的角色分工,撥款約100億元予八大院校作經常性開支及研究用途,作為本港龍頭大學的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表示,政府現時以「分餅仔」方式撥出研究經費給八大,阻礙表現突出的大學發展,也浪費部份資源,建議政府將所有研究經費,全部以公開競爭方式分配。以目前撥款額計,研究經費約有20至30億元。
記者:梁美寶

現時政府向八大撥款,各大學均有75%撥款來自學生及學科成本,另有約25%屬研究經費的基本撥款。除此之外,研究資助局每年以競爭形式分配約六億元予各院校。

擔心阻礙大學發展

徐立之接受訪問時說,他不贊成現時以「分餅仔」形式分配研究資源給各大學,認為會阻礙大學的發展,建議仿效外國,全部以公開競爭形式,分配研究經費。「政府點解要規定22%、23%?有啲學校已經買咗所需要嘅硬件,佢哋唔需要年年都買,有啲又變做基本研究經費,如果硬性規定25%撥款,好多院校變成好micro(微型),規定每個老師要用25%嚟做research。如果用競爭,做得好可以繼續支持落去;做得唔好,可以其他方法去做。」
他說,目前「大家做同樣嘅嘢、大家分吓分吓;宋達能(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報告都講要分工,但其實都冇乜點分工」。他認為,大學分工是社會的發展趨向,有優勢的學科應透過公平競爭獲得更多經費,這是分配資源最佳的方法。他強調,競爭資源大院校不一定佔優,需按照各科目的強勢,由行內專業評審決定。
要推動本港發展,徐立之認為政府除撥款支持大學研究外,也應仿效加拿大、美國等地,在各政策局自設研究經費,就衞生福利、自然科學、社會政策等重要範疇,從事相關研究。「好似SARS期間,政府無特別撥款,都係港大認為重要、自發去做,結果都做得好好。……如果香港嘅衞福局已自設機制用嚟做研究,好似禽流感,佢哋可以研究監察、疫苗等工作計劃,對社會幫助好大。」
如何保住港大龍頭大學地位,徐立之以籃球比賽作比喻,指「大學發展係要盡量向前、不斷進攻、攞分,就算係強隊,明知你唔過半場,都係冇用!」他形容自己在比賽場上時而作教練,指揮教職員如何作戰;時而作啦啦隊或救護員,為前線教員作後勤支援,以平衡大學發展。

特稿
賣可憐乞籌款行不通

03年大學慘遭政府削資,多間大學校長逼於外出籌款增加收入,曾形容情況猶如做乞丐。事隔五年,港大校長徐立之認為,如今單做乞丐賣可憐已行不通,「好似乞丐、賑災、慈善捐款嘅籌款方法已經唔得啦,香港人雖然善心好強,公益金都會捐好多,但𠵱家講到大學籌款就要共同發展、要有project,畀佢哋(捐款人)覺得值得支持先可以。」

李嘉誠(中)當年捐款10億元,港大醫學院以其名字命名引起風波,徐立之(左)坦言會吸取教訓。右為港大校董會主席馮國經。
資料圖片

籌款技巧與時並進

上任至今,港大平均每年籌得八億元捐款,成為大學界的籌款王。徐立之說,籌款技巧要與時並進,削資時各大學校長均說自己像乞丐般,可憐地向人籌款,但現在需要與捐款人談論參與、合作計劃,有時也要還捐款者一個心願。
徐立之說未來籌款挑戰增加,因為港大百周年校園發展原需要25億元,但因建築成本等上漲,預計成本現已上漲至約30億元,扣除政府資助12億元,港大的籌款數目由13億元增至18億元。
對於當年港大為答謝富商李嘉誠捐款10億元,將港大醫學院冠名,引起師生、校友不滿,徐立之承認自己當時與師生、校友溝通不足,未來會發電郵及諮詢,笑言要與記者鬥快公佈消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