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凱恩還是沒有捲起衣袖擺出一副「戰鬥格」,還是沒有像打「爛仔交」那樣狙擊奧巴馬的人格,反而繼續跟奧巴馬在政策上糾纏,難怪辯論後的民意調查顯示勝出的是奧巴馬而不是麥凱恩。麥凱恩要翻身看來真的不容易。
麥凱恩未能在辯論中來個大變身狙擊奧巴馬不能怪他的顧問或政治化妝師,要怪只能怪麥凱恩自己,只能怪他的政治資歷太深厚,很多習慣或形象改不了。越是老練的政治人物越愛有自己的一套,不大願意接受顧問的意見。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去年參與立法會補選時堅持在遊行途中離場恤髮就顯然是自行其是,不聽顧問好言相勸的表現,結果幾乎賠上了整場選舉。麥凱恩自視為一個特立獨行的政壇奇葩,一向不屑作人身攻擊;現在突然要他捲起衣袖打「爛仔交」,他怎麼打得來呢?從昨天的表現來看,麥凱恩其實連說笑話搞gag嘲笑對手都顯得不自然,他要在辯論中突圍而出顯然非常困難,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形勢不利麥凱恩
另一方面,奧巴馬在昨天的辯論中表現也不算突出,只是反覆強調過往的觀點。不過,大形勢本身對他着實有利,對麥凱恩着實不利。金融海嘯的每一波衝擊都在提醒美國選民經濟變得如何糟,都在提醒美國選民喬治布殊的八年施政如何弊病重重。奧巴馬只需要在辯論中不斷提醒選民是誰把美國拖進泥沼,提醒選民是誰令美國人要拿出八千五百億救市,備受不利消息困擾的選民自然傾向支持奧巴馬,自然認為他表現較佳。相反,麥凱恩不管怎樣跟喬治布殊劃清界線,他也不得不負上搞垮經濟的「原罪」。
老實說,奧巴馬昨天有點勝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