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掣肘 海外華人八奪諾貝爾

內地多掣肘 海外華人八奪諾貝爾

錢永健是歷來第八位奪得諾貝爾獎的華人,而在八名得主中,除高行健外,其餘都是從事科學研究獲獎,獲物理學獎佔了五人,獲化學獎有兩人。
七名得獎的華裔科學家都是美籍華人,中國本土尚未有人獲這項學術界的大獎,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科研設備齊全和先進,其次是中國沒有一套培養科研專才的制度。中國復旦大學去年曾為此進行問卷調查,60%大學生認為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25%歸咎社會環境影響及科研激勵機制出問題,其他原因包括「教育模式不切實際」、「人才外流」、「只追求實際效益,不太喜歡探尋遙遠而未知的東西」等。
高行健是首個榮獲文學獎的作家,據說文革時受迫害的中國作家巴金,1970年代末開始多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但始終落空,有傳可能因他跟官方關係變得密切,與諾貝爾獎評審委員「反共」政治標準相悖。
本報記者/《蘋果》資料室

華人勇奪諾貝爾獎

獲獎者:楊振寧 年份:1957 獎項:物理學
得獎原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相互作用研究

獲獎者:李政道 年份:1957 獎項:物理學
得獎原因:同上

獲獎者:丁肇中 年份:1976 獎項:物理
得獎原因:發現新粒子「J粒子」

獲獎者:李遠哲 年份:1986 獎項:化學
得獎原因:在化學動態學的交叉分子束法方面取得研究成就

朱棣文

崔琦

獲獎者:朱棣文 年份:1997 獎項:物理學
得獎原因:開發超低溫冷凍氣體方法

獲獎者:崔琦 年份:1998 獎項:物理學
得獎原因: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獲獎者:高行健 年份:2000 獎項:文學
得獎原因:憑作品《靈山》獲獎。瑞典文學院認為:「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新道路。」

獲獎者:錢永健 年份:2008 獎項:化學
得獎原因:對綠色螢光蛋白取得研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