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金句:Onlywhenthetidegoesoutdoyoudiscoverwho'sbeenswimmingnaked.
─WarrenBuffett
早陣子,我跟同事在公司的一場腦震盪會,聊到為甚麼港人的上網習慣,跟外國人有這麼大分別。大家都是人類,但很多港人還是覺得互聯網只是一個虛擬世界,在那裏只能吹水聊天睇短片,我們只得討論區,我們不像西方人,把互聯網視為一種在現實生活發揮作用的工具。
將互聯網融入生活
當然,這很大程度跟我們的生活本身已很方便有關,外國地大人多,不像這裏一出家門就有超市、便利店、大型商場和百貨公司,因而eBay和Amazon可成為偉大的企業。然而,我們的生活就只得購物嗎?亦有人說,因香港經濟蓬勃,不論是流行文化、互聯網創業都不及從事金融服務業來得吃香,寧可瞓身炒幾年股票,也不願意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和工作。
這當然無可厚非,這不外乎一種生活態度,可是對於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人,我們深信互聯網不只是一個虛擬世界,互聯網不只是一個看資訊的地方,互聯網不應只得討論區和吹水台,互聯網可以融入現實生活,善用它,更可以幫你炒股票贏錢,亦可以提升生活質素,甚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七年前的搜尋引擎
在一個只得討論區的城市,以上想法可能會給喝倒彩,但那是恰如其分的描述。年僅10歲的Google,不是已經證明了給我們看嗎?GoogleNews的意念,來自911當天,某位工程師苦惱不能將世界各地的新聞聚集在同一地方;GoogleChrome的推出,因為有人察覺舊的瀏覽器不能有效地執行越來越多的網上工具。
Google為紀念10歲生日,讓我們回到01年的搜尋引擎,搜索當年的世界面貌。我第一個搜尋字眼是「雷曼兄弟」,結果有很多「雷曼兄弟調降eBay評等」、「雷曼兄弟調降思科未來一年的股價目標」之類的文章,現在笑到最後的是誰?
尹思哲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