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央行聯手減息後,反映信貸市場信心指標的同業拆息,未受消息振奮而應聲下降,相反美元有期拆息進一步攀向高位,外圍拆借癱瘓,規模相對較小的港元市場,1個月期拆息昨衝越5厘,是01年以來的高位。金管局及銀行界認為,減息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的拆牆鬆縛行動,但要恢復交易對手間信貸信心,一字訣仍然要「等」。
記者:劉美儀 李根濃
市場所指要「等」,包括「等」聯儲局購買商業票據及拯救「有毒」抵押資產的「真金白銀」到位,以及「等」銀行倒閉風潮和資本市場資產價格平定下來。
任志剛籲耐心等待成效
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對本報表示,外界應整體評估各國央行措施的效益,像英國政府推出的救市方案,包括提供流動資金及借貸擔保,其實是多元化紓緩市場流通性的配套行動,不排除美國當局稍後亦會考慮。他相信更多相類的舉措出台,「銀行之間對信貸擔心的程度,有機會減低」。
但他亦同意,任何救市方案均要「takestime」(需時消化),「入得雪櫃耐,出嚟都要曬番咁上下太陽(才會融冰)」,他期望外圍信貸市場信心可逐步回穩,令資金成本不致太高。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晨表示,央行聯合減息行動,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立竿見影,他希望調低政策利率可滲透至零售層面利率,令各行各業借貸成本減輕;不過各地貨幣市場緊張,會令滲透變得複雜及滯後,但相信仍有一定作用。
多國央行聯手減息後,美元隔夜息已下降,但3個月拆息卻攀上10個月高位,反映減息行動成效不大,銀行對提供較長期貸款仍有戒心。
英國銀行家協會(BBA)公佈,美元、歐元和英鎊的隔夜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分別降至5.09厘、3.93厘和5.41厘,較上日跌28.1、41.3和41.2點子,惟跌幅不及美、歐、英三地央行周三減息半厘的幅度。
3個月歐元LIBOR僅跌0.5點子至5.38厘,3個月英鎊LIBOR微升1點子至6.28厘,兩項拆息仍處近期高位;至於3個月美元LIBOR更急升22.6點子,至4.75厘的10個月新高,且遠高於一周前的4.21厘和1個月前的2.82厘。
港元1個月拆息 七年新高
港元市場樽頸位的1個月同業拆息,昨最高升至5.25厘,為7年新高。隔夜息「浸」至1厘以下,1周拆息亦高達4厘。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形容,短息至1周拆息差距如此大,仍不足以吸引銀行同業拆出有期資金,凸顯了資本市場的信貸信心何等脆弱,交易對手只肯相信隔夜拆放活動。
他預期,直至聯儲局扮演市場中介人角色,購買商業票據及拯救「有毒」資產的方案正式啓動,有「真金白銀」投入流動市場後,資本市場的信貸信心才有望恢復;雖然有關消息早已出台,但人心虛怯下,市場不再像以往對正面消息作出反應,只會對行動及實質資金回應。
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亦說,信貸市場信心何時轉勢難以預測,但肯定仍要等待一段淨化期,即市場不再出現銀行倒閉事件,及資產價格逐步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