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村修的人生,是一個逆境自強故事。
生於日本京都,年少時適逢戰亂沒法念完中學,湊巧前長崎醫科大學附屬醫藥學院在原爆中炸毀,遷址至他住所附近,他才順勢入讀。他坦言:「我喜歡機械,設計過船,對醫藥毫無興趣,但我沒有別的選擇。」但他仍以第一名畢業。畢業後他曾到大藥廠求職,自問「不是聽長輩話那類人,又討厭競爭」,決定留在大學。
在名古屋大學當研究員期間,下村研究甲殼類螢火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花了20年都未能將發光成份結晶化,他一年就做到。1960年,他遠赴普林斯頓當研究員,兩年後發現GFP;1967年起,每夏都到華盛頓州一個碼頭收集水母,每天超過3,000隻,習慣維持了20年,連諾貝爾當局也盛讚他「堅毅」。他現為馬里蘭州海洋生物研究院及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
路透社/日本《產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