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絕症愛滋病(簡稱AIDS),自1981年首次在美國確認病例以來,已在全球奪走逾2,500萬條人命,截至去年世上共有約3,300萬人感染愛滋病。愛滋病學名是後天免疫力缺乏症,是一種因感染了HIV而導致的症候群,感染HIV後,病人免疫系統細胞逐漸被破壞,成為許多疾病的攻擊目標。
HIV一般透過交換體液傳播,特別是精液和血液,最常見的傳染途徑包括性交、輸血、共用針筒等,而感染了HIV的母親,也會經胎盤或餵母乳把病毒傳給嬰兒。
潛伏期可長達10年
HIV具體的傳播源頭、時間和地點至今未有定論,但科學家普遍認為病毒最初是由西非的猩猩傳給人類,最早的人類感染病例估計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但最近有研究指,HIV可能早於1908年在人類身上出現。
HIV的潛伏期可長達10年以上,全逐漸破壞細胞至完全失去免疫力,也就是愛滋病病發之時。
目前世上仍未有一種有效方法可治癒愛滋病,但美籍華裔學者何大一發明的雞尾酒療法於1996年問世後,已大大延長感染者的發病時間,壽命平均可延長13年。
早前南非的愛滋病研究人員發現部份感染HIV的人,體內具特殊的人類白細胞抗原,令HIV突變成毒性較弱的變種病毒,意味愛滋病日後可能不再是不治之症。
法新社/路透社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