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辯論中沒有出洋相並全身而退後,佩林這位「鄰家師奶」儼然成了共和黨今次總統大選的救星,特別是共和黨的右派更把她視為新希望,鼓勵她向奧巴馬發動猛攻。
佩林果然不客氣,早兩天在選舉集會中主動翻奧巴馬的舊賬,指奧巴馬跟七十年代炸彈襲擊國會及國防部的激進分子有聯繫,質疑他的人格及判斷力。往下來佩林肯定會進一步猛攻奧巴馬的其他「可疑」經歷,例如他跟那位指九一一恐怖襲擊是美國咎由自取的牧師JeremiahWright的關係,以進一步摧毀甚至「暗殺」奧巴馬的人格。
對共和黨來說,打「人格牌」可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喬治布殊八年來劣績斑斑,既把美國拖進伊拉克的泥沼中,又令經濟出現前所未見的金融危機,禍及全國以至全世界。若果共和黨及麥凱恩還要跟奧巴馬打常規戰,辯論政策及管治水平,他們肯定處於下風,甚至連還手之力也沒有。上一回合的辯論主題集中在政策及管治就令麥凱恩處於劣勢,失掉不少分數。
「人格暗殺」轉移公眾焦點
相反,對奧巴馬進行「人格暗殺」一方面可以迫使這位能言善道的候選人要不斷為自己辯護,無法再主動攻擊;另一方面則可以把公眾的焦點轉移,令選戰從改善經濟之戰變成人格之戰。
過去的選戰歷史顯示,共和黨在「人格之戰」、在進行「人格暗殺」上非常有效。八八年的總統大選,民主黨的杜卡基斯(MichaelDukakis)本來領先共和黨的老布殊達十七個百分點。但共和黨人及宣傳機器發動大規模「人格暗殺」行動,集中猛烈攻擊他性格軟弱、不夠決斷、精神不穩定等。結果,杜卡基斯的領先優勢一掃而空,到正式選舉更大敗而回。現在奧巴馬領先麥凱恩還不到十個百分點,若果共和黨能好好利用佩林這個「鄰家師奶」拚命攻擊奧巴馬的人格及操守,令選民產生疑慮,麥凱恩便有機會扭轉劣勢。未來幾星期,佩林這個「師奶殺手」肯定會繼續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