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證監前晚推出融資融券試點,但A股敵不過金融海嘯衝擊,黃金周結束甫復市即急挫,滬綜指收2173跌5.2%,深綜指則挫3.8%至590點。國際油金價格下跌,資源股全線插水,神華A股跌停板。人民幣滙價高收,兌美元收6.843元,較上周五高55點子。
專家:中央不應注資金融市場
外界質疑融資融券利好作用有限,惟券商股率先急彈,升幅介乎3%至10%。瑞信及高盛均認同融資融券可改善A股投資氣氛,瑞信指現時推出時機恰當,預期監管嚴格下,應不致加劇市場的波動。高盛認為配合其他政府救市措施,明年A股日均成交量可望回復至1000億元人民幣,兩行都相信得益最大的是中信證券。
不過,對冲基金卻不這樣想,美資對冲基金─上海鑫獅資產管理總裁邁克.吳指出,A股仍在處下跌通道,融資融券推出,無法實質性扭轉大市方向,周日中證監公布此消息,只是希望減輕美股上周五再次大跌對昨日A股的影響,除非不需要成本和利息,否則已有很多藍籌股在手的基金經理,現階段為免增加損失,不敢大量借孖展買股票,反而會趁反彈沽出,壓低指數後再吸納。
至於人行對央企透過發行中期票據回購公司股份開綠燈,他認為,政府應鼓勵企業將集資所得用於投資及創造就業機會,這樣才可以增加消費,擴大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央行不應該(讓企業)把資金投入金融市場繼續增加『皇帝的新衣』成份,這才是結束熊市的根本所在。」
對冲基金睇淡後市,但外資大行則對A股投下信心一票。
摩根大通中國董事總經理龔方雄認為,今年A股市場已經見底,未來數月內不會有大跌。市場需要政府有形的手,中國政府已經出手進行救市,一系列經濟數據和指標已好轉,中國整個宏觀經濟也已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