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明天將在北京揭幕。大會主題是討論農村土地改革,焦點是要通過農民可以有限度賣買土地。北京政界人士形容,這場改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震撼,將不亞於30年前推行土地「包產到戶」,並譽之為中共建政後「第三次土地革命」。但有內地學者預言,中共這次土改將激化地方矛盾,甚至使中國農村步菲律賓的失敗路,後果堪虞。
三中全會為期四天,明起至12日舉行。300多名中共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委等今日內將集齊北京。會議地點京西賓館,日前開始已明顯加強戒備。公安上周開始對城郊「上訪村」進行反覆清剿,亦加強監控京城一些活躍的異見人士。
據悉,這次中共中央三全會的主要議題,是討論農村改革,將通過《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內容涉及農村經營制度變革、農民土地買賣等,其中准許農民買賣土地是核心。據稱,這一政策出台並非一帆風順,它引起了連番爭議,從它不用「賣買」字眼而用「流轉」表述,可見一斑。
恐出現流民階級 貧民窟
有關人士指,這不完全是政治修辭,而是改革太複雜所致。中共想進一步解放農民,又不願被外界抓住把柄,所以只能「遮遮掩掩,玩文字玩戲,不用賣買字眼,也不會提私有化口號」。
有關人士指,三十年前的農村改革,是民間與官方、基層與中央有默契下進行的。但如今中國農村利益分化,基層與中央不再有默契。很明顯地方政府將低價從農民手裏拿到土地,高價倒賣給地產商,這次土改如果終結地方政府的土地特權,定會遇到麻煩。
曾上書反映中國農村問題,而受到時任總理朱鎔基重視的內地學者李昌平指,這次土改目標是想通過讓農民可以自由賣買土地,方便資本下鄉,發展「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模式,這樣的想法和上個世紀30年代菲律賓走的路是一樣的,他說:「屆時,農民土地被資本圈走,失去土地的農民流入城市,出現流民階級和大型貧民窟,那將是中國改革的悲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