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關注利東街(喜帖街)重建項目的12名保育人士,去年抗議政府清拆行動中,涉嫌拉起橫額堵塞街道,警方多次勸告不果,進行移走行動,其間他們疑作出反抗企圖掙脫。涉案12名被告否認阻街及阻差辦公等14項控罪,案件昨在東區裁判法院開審。
記者:蔡曉楓
12名被告為冼惠芳、麥家蕾、胡寶兒、謝旭雯、陳劍青、陳景輝、黃守仁、劉志豪、岑學敏、馮炳德、梁玉熹、王浩賢,年齡17至42歲。另一被告馮森源於今年6月因病逝世,控方昨呈上其死亡證等文件,成功申請令其面對的兩項控罪無效。
被告麥家蕾、胡寶兒、陳劍青及王浩賢則以學業為由申請缺席部份聆訊,裁判官押後至本周五裁決。控罪指他們於去年10月5日,在灣仔利東街及莊士敦道交界造成阻礙,及阻礙警員執行職務。控方指本案將傳召47名證人,預計審訊三星期。
控方案情指出,去年10月5日下午4時10分,一名建築工人見到一批自稱「本土行動」的示威人士,在利東街47號至53號的建築地盤派發單張、大叫口號及拉橫額示威,他於是報警。
堵塞通道阻車輛駛入
警方特遣隊指揮官馬子威於30分鐘後到場,當時有9名男子及6名女子,從利東街步行至莊士敦道的交界停下,他們拉起橫額排成一字,完全堵塞由莊士敦道駛入利東街的車輛。
示威人士大叫口號,要求與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見面,馬子威要求示威人士使用行人道遭拒絕,由下午5時至6時,馬共發出八次口頭警告,指他們可能會被移走及檢控。但示威人士未有理會,拒絕離開並坐在地上。警方於6時10分包圍並移走他們,由於部份人手臂互扣,各被告被移走時作出掙扎、踢腳等反應,他們被拘捕後保持緘默。
市值百多億元的灣仔喜帖街市區重建項目,收購計劃06年底完成,項目最快本月上旬招標。在案發前後,一批舊街坊及保育人士聚集喜帖街參與示威及燭光集會,反映對政府清拆喜帖街的不滿。
各被告昨於開審前在庭外拉橫額叫口號示威,指警方濫權打壓。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及前灣仔區議員黃英琦均到場支持。
案件編號:ESCC46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