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燶股票求助增 20%人想死

炒燶股票求助增 20%人想死

【本報訊】金融海嘯冲擊下,輔導機構接獲的投資失利求助個案增加10%。不少原本生活踏實穩定的教師、銀行職員及醫護人員,都因投資失誤而欠下40至50萬元巨債,當中20%人曾經產生過自殺念頭。社工估計,求助人數年底會再告上升。
明愛向晴軒危機專線及教育中心,今年至8月共收到40個投資失利的求助個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該中心服務主任翁麗萍指出,求助者80%是男性,年齡介乎40至50歲,大部份投資窩輪、牛熊證等而欠下巨債,平均欠下40至50萬元。她估計到今年底,金融市場崩潰後遺症便會浮現,求助人數會再上升。

當中不乏教師醫護

翁麗萍表示,求助者不少是教師、銀行職員及醫護人員等以往較少陷入財困的人士。由於他們都是從事有體面的正當職業,一般都不敢向家人及親友透露投資失利的事。當中有些人性格衝動,自尊心強,在去年股市好景時曾賺取可觀利潤,養成借投機搵快錢,來肯定自己價值的心態,其實,這已經屬於病態賭博行為。
翁麗萍又表示,求助者當中有兩成人想過自殺,大部份都有情緒問題,症狀包括坐立不安、食慾不振、失眠、精神恍惚、無法專心工作等,長此下去會演變成抑鬱症。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主任梁翠環指出,中心每月都收到100多宗欠債求助個案,當中投資失利的個案有增加,也有金融機構的中層人員因被裁員而陷入財困。投資失利的欠債數額,一般比失業及過度消費引致的欠債為高,由幾十萬元至過百萬元不等。
梁翠環表示,最嚴重的求助個案與病態賭徒其實無分別,「佢會借錢碌卡去炒孖展,輸晒仍然繼續買,因為佢覺得自己可以捉到路。」
兩機構設輔導熱線,明愛向晴軒債務及理財專線:31612929、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熱線:254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