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上周五向國會呈交對台軍售清單,如果30日內國會未提出反對意見,這份總值約65億美元的軍售案就會自動生效。華府為甚麼突然解凍對台軍售?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卸任前的這一大動作,對中、美、台三角關係將造成何等衝擊?
如果算經濟賬的話,對於美國來說,對台軍售絕對是得不償失。就算65億美元全部被徵用於救市,相對於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況且,軍售案還可能引致大債主北京的報復,削減認購美國為救市增發的國債。據美國財政部上月公佈的數據,中國持有美國國債5,187億美元,僅次於日本的5,924億美元。
顯然,布殊政府此時批准對台軍售,算的不是經濟賬,只會是一舉多得的政治賬。其一,分化台海兩岸、以台灣制衡大陸,這才符合美國最大利益。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兩岸雨過天晴、關係急劇升溫,反讓早前鼓勵兩岸對話的華府感到不安,急欲藉軍售提升美台軍事合作,避免台灣倒向大陸。
不過,在國際反恐、北韓和伊朗核問題、應對金融海嘯等問題上,華府仍需北京合作,因此美國對台軍售也留有餘地:一是在北京奧運會舉行前一再拖延批出,布殊更堅持出席京奧開幕式,對中國領導人給足了面子;二是並未批准售台最敏感的潛艇、F16-C/D戰機,今次售台最具攻擊性的阿帕奇直升機,也只是重提2001年通過的一籃子計劃中的一項。
替下任總統拆雷
其二,替下任總統拆雷,為自己卸任鋪路。美國總統卸任前向台拋出臨別秋波已有前鑑:1992年9月2日,老布殊批准售台150架F-16戰機;2000年9月28日,克林頓批准售台13億美元軍備,包括預警雷達、AIM-120空對空導彈。
其三,回應國會議員要求,減輕跛腳問題。眾議院23名議員8月已聯名致信布殊,要求盡快落實對台軍售,近日更有議員提案,由國會自行審議台灣提出的軍售要求。
其四,滿足軍火商要求,有助共和黨選情。美國軍火商與共和黨的關係一向較為密切,在共和黨選情告急之際,布殊自然不能再拂軍火商的面子。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