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了解事件始末 重拾市場信心 - 貝萊德

萊德有理:了解事件始末 重拾市場信心 - 貝萊德

面對近來股市的連番動盪,貝萊德想出「六計」,建議投資者在面對這場全球金融海嘯中,不要自亂陣腳,應該保持冷靜。「六計」中包括了「繼續了解」及「繼續分散投資」,今期在這裏先和大家詳談「繼續了解」。
「繼續了解」是貝萊德認為在波動市況下非常重要的一環,有助投資者分析各項因素,了解當中可能帶來的影響或商機。毫無疑問,目前影響大市關鍵之一是不良資產救助計劃能否獲得通過及如何執行。於上周一,美國眾議院出乎巿場意料否決布殊政府倡儀並獲共和民主兩黨領袖支持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美股當日即時應聲急挫。
貝萊德認為由於救巿方案僅以些微差距被否決,在現階段看來,進一步的商議和妥協,可能令更多共和黨議員由「反對票」轉投「贊成票」。
和不少人一樣,貝萊德也認為救巿方案會獲得通過,並預期此舉將大幅紓緩信貸市場受到的壓力,以及消除股市下跌的部份風險。但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救巿方案並非萬能,因為它並沒有針對金融體系資金不足和償債能力的基本問題。不論救巿方案是否獲得通過,我們相信央行放鬆銀根的機會率已經提高。我們希望全球各地央行亦採取一致行動。
我們認為,股市在過去兩周反覆下挫,是不少投資者壯士斷臂的迹象。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已跌至極低水平,因而令市場沽盤湧現。然而,過去在這情況下,可能是市場短期內即將上升的訊號。我們以反映股市波動情況的波動指數作例證,該指數在議案被否決之日,大幅飆升至接近50的水平,這個情況在歷史上只出現過四次──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事件、911恐怖襲擊,及世通(WorldCom)申請破產。在以往波動指數飆升後,標普500指數事隔一周已錄得7%的平均升幅、一個月後平均升11%,三個月後則平均升15%。

預期股市短期將反彈

不過,長遠股巿升勢能否持續,仍須視乎多項因素,例如:信貸息差(國庫券與其他定息資產的息差),由於投資者的避險心態加強,使信貸息差擴闊,但若信貸息差開始收窄,反映股市將開始見底。除了信貸息差正常化外,全球貨幣政策亦必須同步並進,以反映各地央行願意協助穩定銀行體系。最後,我們認為市場將需要繼續集資,而金融業將持續整固。整體而言,我們預期巿況或於短期內出現明顯反彈,但仍趨向大幅波動,所以我們建議投資的「六計」之一是分散投資及分段吸納,下期詳談。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