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能夠像人腦一樣思考嗎?答案將於下周日在英國揭曉。六部人工智能電腦將和人類作「吹水」測試,若參加者未能分辨對方是電腦,電腦便可定義為「懂得思考」。
這項「圖林測試」由已故數學家圖林設計。雷丁大學邀請了12人,將他們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各自在電腦輸入文字,與人類交談,另一組則與人工智能電腦交手,內容隨雙方喜好決定。五分鐘後,眾人就要分辨對手身份,若誤將人工智能電腦當成人類,即證明電腦既可像人類一樣思考,比擊敗前棋王卡斯帕羅夫的超級電腦「深藍」還要厲害。成功「騙倒」人類的程式設計者,則可獲得金牌和10萬美元(78萬港元)獎金。
英國《衞報》
誰是電腦?誰是人腦?
雷丁大學教授沃里克(KevinWarwick)率先測試,分別與人工智能電腦及人類用文字對話,你猜到兩位對手身份嗎﹖
對話一
對手:你好,我叫尼克,我是人類。
KW:做人類開心嗎?
對手:開心,你呢?那好呀,我們都開心。
KW:開心。你對現狀滿意嗎?
對手:一點點啦,我討厭現有工作,但其他大部份人都這樣想,對嗎?
KW:我還可以啦。你的工作是甚麼?
對手:我是網上廣告監管員,你呢?
KW:我與人類和電腦交談。
對手:那你喜歡做人還是電腦?
KW:你呢?
對手:嗯,看情況吧。
KW:例如上館子?
對手:那我寧願做人了。
對話二
對手:你好,我叫邁克,我是男人。
KW:做人開心嗎?
對手:評判,我是個小伙子呀。
KW:那使你擔心嗎?
對手:不用擔心,我們會將一切完成。
KW:那你會擔心嗎?
對手:我們還是在那基礎上繼續吧。
KW:為甚麼?
對手:為甚麼?我喜歡這題目。
KW:題目是甚麼?你會想嗎?
對手:若我想,甚麼題目我想知道?我知這樣想(thonk)很好,在神秘題目認真(deeplt)思考吧。
KW:甚麼是神秘題目?
對手:在神秘題目(dubjects)認真思考。
KW:甚麼是Dubject?
答案:對話一是人類,對話二是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