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海嘯 德英反對3000億撲火<br>歐盟各自為政 放棄聯合救市

面對金融海嘯 德英反對3000億撲火
歐盟各自為政 放棄聯合救市

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54,600億港元)救市方案獲通過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國家也共商救市。歐洲「Big4」英法德意四國領袖,前日(周六)和歐盟高層召開峯會,同意貸款300億歐元(3,219億港元)助中小企度難關,但放棄聯合救市,反映歐洲國家對救市態度「巴爾幹化」,各自為政。

峯會由歐盟輪任主席、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Sarkozy)牽頭下,在巴黎愛麗榭宮召開,英國首相白高敦(GordonBrown)、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和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Berlusconi)、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M.Barroso)、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Trichet)及盧森堡首相兼歐元區集團主席容克(ClaudeJuncker)都有出席。

300億歐元助中小企

經四小時討論,峯會未能就具體救市計劃達成共識,法國的3000億歐元(32,190億港元)聯合救市方案,因德英反對未能上馬。各方僅達成原則性共識:以「自己的方式」處理本身面對的金融危機,承諾彼此「協調」,合力支持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以確保金融體系穩定;因應特殊情況,放寬歐盟各國赤字不得超出國民生產總值(GDP)3%的規範;受助金融機構的領導層須接受懲處;檢討金融機構主管佣金制度;政府有權介入受助金融機構;加強監管對冲基金和信貸評級機構。
原則空洞,實質措施僅一項──應白高敦建議,由歐洲投資銀行加快借出150億歐元(1,609億港元)扶助中小企,有需要時會再多借150億歐元。
歐盟國家今次完全沒有聯合救市方案,反映成員國各自為政。愛爾蘭日前單方面宣佈擔保國內銀行存款和債務,就遭成員國反對。英國為阻止資金流向愛爾蘭,慌忙將每個賬戶存款保險上限,由35,000英鎊(38萬港元)提高至50,000英鎊(54萬港元)。默克爾表明不滿愛爾蘭決定,指窒礙業界競爭。
英國新任商務大臣曼德爾森警告,「經濟國家主義新浪潮」正抬頭,歐盟不加強合作,只會加深危機。巴黎巴克萊資本經濟師布恩直指,歐洲救市的意願「相比美國只是個侏儒」。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主席卡恩峯會已敦促各國必須達成協議:「歐洲比美國更需集體行動。」

溫家寶指面臨嚴重挑戰

此外,中國總理溫家寶周六、日在廣西考察時談到全球金融危機,指出國際經濟金融正經歷嚴重挑戰,中國要採取靈活審慎的經濟政策應對複雜局面,保持國民經濟平穩發展。他說,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美聯社/路透社/《星期日郵報》/德新社/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星期日電訊報》

歐洲「Big4」救市盤算

英國
經濟瀕臨衰退,樓市癱瘓,失業率和物價飆升,金融機構相繼在金融海嘯中淹沒,先有北石(NorthernRock)及房貸銀行Bradford&Bingley被國有化,HBOS也被萊斯銀行併購。首相白高敦成立「經濟戰爭內閣」──國家經濟委員會,專責救市,成員包括滙豐前大班龐約翰。他提倡歐盟150億歐元貸款救中小企,但反對聯合法國倡導的3,000億歐元聯合救市方案,反映英國向來疑歐的立場。

法國
經濟料陷入「技術性衰退」,8月失業人數急增40,000人,是15年來最大單月升幅,國內金融機構財政相繼出問題,總統薩爾科齊承諾一一拯救,存戶零損失,上周政府就跟比利時和盧森堡聯手向Dexia銀行注資64億歐元(687億港元),又宣佈購入30,000房屋救市。率先提出歐盟3,000億歐元聯合救市方案,以示領袖風範,但英德反對。

德國
經濟勢必陷嚴重衰退,命脈汽車製造業遭沉重打擊,股市迄今下挫27%創近兩年新低,第二大房貸機構Hypo巨額虧損要政府聯同銀團提供350億歐元(3,755億港元)信貸擔保,但拯救方案觸礁。問題一籮筐,但默克爾政府一直反對法國效法美國政府的大規模救市方案,質疑將相等於國內生產總值(GDP)3%公帑救市未能有效解決問題。

意大利
經濟表面上未受信貸危機威脅,但失業大軍飆升至170萬,當地最大銀行之一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Bank)近期更傳出財政不穩,股價連日下跌。總理貝盧斯科尼保證不讓銀行存戶損失分毫,峯會前他希望能與歐盟各國加強合作,但對訂立聯合救市方案有保留。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