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年來,它見證中區走過的每一步繁盛興衰。
畢打街十二號,是中區碩果僅存的戰前新古典主義風格商業樓宇。從正面看,大樓的立面是那麼的氣派高尚,令周圍的玻璃幕牆鋼筋水泥商廈,顯得蒼白模糊。它為日間車水馬龍的中環,為眼睛提供了透氣喘息的視點,當您站在置地門外呆等的士或被搶的士時,只要往對面一看,準會見到這個身穿灰色西服的老紳士,永遠氣定神閒的站在植根了八十多年的地方,幽幽地為躁動的城市,堅持着殘存的優雅,為我城曾經充滿石造建築的年代和所代表的精神面貌,留下最後的血脈。夜間看它,這個老紳士原來是那麼的和顏悅色,灰色西服的剪裁一絲不苟,可惜,多年前被除掉了兩個銅鐵面具裝飾,就像西服失去了兩顆手工精緻的特製袖口鈕扣一樣,整體上沒有走樣,但是失去某些細節,總教人覺得略有所失。猶幸年華仍然為它帶來不能被奪去的氣質,它不需要做些甚麼或是說些甚麼,只是單單繼續存在,已經勝過千言萬語,就像仍然會因為同桌的女士離座而站起來的老派紳士,有他在,才知道甚麼是class。
老紳士身旁的巷子中,有從一九四八年已經在那兒擺檔織襪的妹記。從廿五歲到今年八十五歲,妹記娓娓道來在大歷史中不會被記載的中環故事。在她悠長的記憶裏,告羅士打行、渣甸和畢打行鼎立的日子,才是她的中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