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失守萬八連跌五周

港股失守萬八連跌五周

【本報訊】受隔晚美股跌勢拖累,以及投資者在美國眾議院再度表決救市方案前傾向離場觀望,恒指昨日低開422點後持續受壓,並以全日最低位收市,報17682點,跌528點,失守萬八點,總成交533.6億元。全星期計,恒指再跌近千點或5.3%,連跌五周;不過個別中資股受機構性投資者及散戶追捧,表現強勢。

外資趁低撈中資股

市場資金流向反映投資者觀望氣氛濃厚,較特別是個別中資股如A50基金(2823)、國壽(2628)及基建股表現跑贏大市。由9月26日至10月2日止,A50及國壽認購輪分別錄得淨流入2500萬及2700萬元,該類股份明顯是市場焦點。H股指數昨收報9013點,跌317點或3.4%。
歐美外資近兩周陸續在市場伺機在中資股「執平貨」,但大部份撈底貨較現價為低。德銀上周以每股7.7元掃入1300萬股中交建(1800),涉1億元。瑞銀亦於上周五斥近8000萬元購入951萬股中遠控股(1919),每股平均股8.1元,較昨日收市價7.2元高逾一成。
敦沛金融研究部主管郭家耀表示,內地下周召開三中全會,預期會議前後再有利好股市政策推出,H股表現未來可望跑贏傳統藍籌股。信誠證券聯席董事連敬涵相信,市場已反映大部份不利消息,但外圍情況仍存在多項變數,港股後市將繼續波動,恒指將在萬七至萬九點之間上落。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普遍偏軟,滙控(005)及中移動(941)ADR分別報127.7元及78.9元,較港收市升4.5元及1.8元。
金管局五項措施未能紓緩銀行資金壓力,本地銀行股持續受壓,東亞(023)跌4.42%;中銀香港(2388)跌3.56%;持有華互債券的恒生(011)再跌近6%。銀行加按息及最優惠利率有上調壓力,地產股繼續受挫,恒隆地產(101)跌5.56%;恒地(012)跌4.48%;新地(016)及長實(001)亦分別跌逾3%。

銀行地產股續挫

商品價格下跌,能源及資源股向淡,中鋁(2600)跌6.83%,收4.5元,是跌幅最大藍籌股;中石油(857)及中海油(883)分別跌逾半成,神華(1088)及兗煤(1171)亦分別跌5.18%及6.55%。
中鐵(390)及中鐵建(1186)獲大行唱好,分別升6.97%及1.83%。停牌多年的海域化工(2882)復牌後遭拋售,急瀉5.25元或84.68%,收0.95元。

歐美大行近期頻頻掃港股

德銀 9月25日
中交建設(1800) 數量:1300萬股

德銀 9月24日
華晨中國(1114) 數量:85萬股

摩通 9月26日
兗州煤業(1171) 數量:314萬股

瑞銀 9月26日
中遠控股(1919) 數量:951萬股

德銀 9月25日
港交所(388) 數量:211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