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各國央行不斷向市場大量放水,惟金融機構仍不願拆借資金,各地拆息高企,幾乎令信貸市場陷入癱瘓,當中商業票據(commercialpaper)市場更因缺乏買家而嚴重萎縮。金融機構不僅拒絕放貸,更瘋狂透過貼現窗向聯儲局借貸,堆積現金,分析員認為,金融界信貸極度緊絀的問題,將拖累環球經濟加速步入衰退。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市場人心虛怯,銀根極度緊張,三個月美元同業拆息與隔夜息差(LIBOR-OIS)昨進一步升至273點子,連續三日創新高;三個月歐元同業拆息(Euribor)亦彈升至5.34厘的高位;連新興市場拆借息率也上漲至四年高位,意味全球均面對拆息高企的難題。
荷銀外滙策略師吉布斯表示,金融界的問題正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已發展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即使美國通過救市方案,銀行融資成本仍會繼續上揚。
商業票據規模減7400億
截至本月一日止一周,美國商業票據市場規模再縮減949億美元(約7400億港元),降至1.6萬億美元,是01年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過去三周已累減2080億美元。企業一向依賴發售商業票據籌集短期資金,如今少了買家,遂令商業票據市場規模大減,若情況持續下去,最終會影響企業營運,繼而衝擊整體經濟。
貝萊德行政總裁芬克指,商業票據市場失去買家,驅使企業融資成本上揚,倘信貸市場持續震盪,將出現災難後果。
在拆借市場冰封及商業票據市場陷入癱瘓的環境下,美資銀行只能轉向最後貸款人聯儲局求助,令聯儲局上周的放款額升至紀錄新高,銀行平均每日透過貼現窗向聯儲局借入3678億美元(約2.87萬億港元),金額較前周倍增,其中商業銀行借貸額更達破紀錄的444.6億美元,反映金融機構非常倚賴聯儲局的融資渠道,信貸市場發展極不健康。
銀行向儲局借貸倍增
專家指出,金融機構面對融資成本高企,勢將成本轉嫁予客戶,變相將信貸緊縮的問題擴散至宏觀經濟。近100家美企司庫周四已召開緊急會議,警告業界與銀行重訂備用信貸額度時,要小心銀行可能會運用不同藉口調高借貸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