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學界估計本港約有兩萬名牛皮癬患者,此病會令皮膚佈滿皮屑、隆起紅腫的斑塊,甚至引發關節炎。一項調查更發現患者同時罹患高血壓、膽固醇超標、糖尿病及肥胖等代謝疾病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有皮膚專科醫生指出,牛皮癬患者因免疫系統失調,或令新陳代謝也受影響,故患者應嚴控病情,以減低患上代謝疾病的風險。
記者:梁德倫
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表示,牛皮癬是一種由免疫系統失調引發的慢性皮膚炎症,患者發病年齡通常介乎15至35歲,皮膚會隆起及佈滿皮屑,甚至出現紅腫及流血現象,常見發病部位為頭皮、膝蓋、手肘、肚臍、生殖器等。
治療後清除逾七成
何家強指,約三成牛皮癬與遺傳有關,心臟病、藥物副作用及感染也可致病,估計約35%患者病情屬中度至嚴重,5%至30%患者同時有牛皮癬關節炎,患者體重超標、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的風險也較高。
一項最近完成的網上調查,訪問549名本港牛皮癬患者,發現超過一成人患高膽固醇,較全港約8.4%人有高膽固醇的比率高,逾四成人有中央肥胖問題,比率均較全港整體數字高。何家強指出調查數據與外國同類型研究結果相若,並發現牛皮癬病情越嚴重的患者,出現上述代謝疾病的比率也越高。
醫學界正研究牛皮癬與代謝疾病的關連,但一般認為與牛皮癬屬全身性發炎有關,故提醒患者應注意病情是否控制得宜,以減低併發代謝疾病的風險。
現時仍未有根治牛皮癬的治療藥物,何家強表示主要靠維他命A酸、皮質類固醇及紫外光照射等治療控制病情,醫學界近年引進生物製劑作全身性治療,患者在注射三劑藥物後,可待數個月後才再接受注射,八成患者於注射後10周內,將牛皮癬清除逾七成。
患處流血脊骨劇痛
今年30歲的張小姐(化名),於數年前發現患牛皮癬,全身約七成皮膚出現紅腫、流血等,她形容發病時「脊骨會痛到起唔到床」,膽固醇、血脂、血壓等更升至極高水平。她曾因遭鄰居歧視而不敢踏出家門達一個月,更萌生自殺念頭。她半年前接受生物製劑注射後,病情有好轉,現時只有三成皮膚出現症狀,已沒有脫皮及流血等情況。
牛皮癬患者患代謝疾病比率
膽固醇超標
港人整體患病率:8.40% 牛皮癬患者患病率:11.30%
體重超標
港人整體患病率:38.40% 牛皮癬患者患病率:42.30%
中央肥胖比率
港人整體患病率:26.70% 牛皮癬患者患病率:41.30%
資料來源:何家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