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信集團(222)去年10月高位是6.65元,今周低位是1.41元,高低價相差78%,基本條件並無改變,而且中期業績仍然上升,只是大市已大幅回落,而憧憬的分拆銀行暫時無望,以致股價低殘。
十多年來,市場間歇性炒閩信分拆,是憧憬分拆廈門國際銀行,閩信佔36.75%,是最大股東。
廈門國際銀行只是一家中小型銀行,已可令炒家如癡如醉,主要是閩信的股價未反映真實值。
廈銀是中外合資銀行,經營早已上軌,近年業績持續上升,去年盈利達3.72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已達3.09億元人民幣,增長33%,股東權益回報率高達20.5%,閩信投資於廈銀的賬面值10.88億港元,相當於每股閩信佔2.36元。
每股資產淨值4.85元
於廈銀的投資,只是閩信資產一部份,其他主要資產還有華能電力A股7200萬股及若干物業等,亦經營保險業務及其他。
華能A股價跌,於6月底所持股份市值為5.8億港元,雖較去年底下跌53%,而原始成本每股僅為3.30元左右,實際仍有相當利潤。
今年6月底,閩信賬面資產淨值22.28億元,相當於每股4.85元,以周內低價1.41元計,資產折讓是71%,即P/B0.29倍,去年每股盈利48.37仙,不考慮今年增長,以1.41元計,PE是2.9倍,由於投資於廈銀只收取股息,影響派息比率,去年連特別股息只派6仙,相當於息率4.25厘。
暫不宜對分拆有憧憬
不論分拆廈銀是否事實,亦不論以A股或H股上市,兩地股市已不大如前,即使有意上市,也非適當時機,因此,分拆的概念至少已暫時消失,在股市復蘇前,不應再作憧憬。
閩信這類概念股,其估值相當飄忽,例如去年高價已較資產有溢價37%,現已證實是過高,而跌至周內低價,雖不能肯定已見底,但資產折讓71%,已是過份低殘,雖然分拆概念暫失,而資產實在相當吸引,在正常情況下,閩信的資產值下跌可能不大,是可以比較放心的。
目前對閩信的期望,只是正常的業績與股息,仍有蘇州一個地盤發展中,尚待批准動工,短期的業績增長將源自廈銀,如受經濟影響而放緩,業績可能稍為減退,但以PE2.9倍及P/B0.29倍,也確實相當吸引。閩信現價已反彈至1.72元,PE升至3.5倍,P/B0.36倍,分別不大,看來暫時仍難轉好,但可候低小量收集,不過需有耐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