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孔子說的是為討好君主順虎毛而發討喜之言不仁,但,能做到巧言令色雄辯滔滔拍馬屁到恰到好處,底氣不足學養稍淺思辯能力不可或缺。
時移勢易,要訓練獨立思考能力,在學時期的辯論比賽可能比死讀書吸收死知識更重要。
陶傑說得好,學生的辯論比賽,最竅妙的地方在於正反方不由你挑選,要抽簽決定你的立場。
如此一來,就不是維護自己所信仰那麼單純,幫有違自己信念的議題,抓破腦袋思考其成立的理據,這過程足以讓正反雙方雙贏。
嘗試在思維層次上背叛一下自己的信念甚至宗教信仰,無論從而叛教,或令信仰經過反覆論辯後變得更堅定,結果總會提升了智慧,而不只是練習了口才,停留於聰明那麼簡單。
往後若能對任何子曰聖人所言甚麼甚麼學者專家,都先抱有懷疑,因懷疑而好奇,因好奇而深入研究思考,才不會盲信,才會認知到錢幣總有兩面。
正方主義者為反方辯論,等如要李卓人反對最低工資,從長遠角度或商人角度,考量一下職位創造的憑藉來自何處,最後縱然擇自己所信的善而固執,最少曾經放下過自己,模擬對手的處境及論據,和而不同的包容之心或許就此練就。我們不是政客,也沒有機會抽簽辯論,但,想找尋比打電玩更具挑戰性的遊戲,不妨在這多事之秋,任選一個議題來一人分飾兩角,左右互搏,不是為要從政或巧言令色討好上司,最大得益,可能是了解很多衝突的無謂,甚至,改變了愛情的命運,減少家暴的悲劇。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