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辦過喪事的人,身心悲傷疲累,對傳統儀式過程意義不太了解,遵循殯儀業人員及堂官指引照做,為先人盡最後心意。
自從年前一本以死人藍作為封面的《殯儀》專書面世大熱,市面亦出現續篇及相關題材的書籍,圖文並茂,也令人看得心寒。
有線《怪談》的《屍前.死後》十集播完了。由主持人梁思浩及酷肖陳志雲的皓雲大師合作的靈幻節目,展現了一個人由辭世一刻直至入土為安的詳盡過程及「心態」。雖然真人騷有些過火,但逼真、仔細,增加不少常識。人人總得走趟陰司路奈何橋,對生前得失,悲喜情義,親密關係,雙方都捨不得。不捨不捨還須捨,難以回頭,戀亦無益,善惡有報,不如面對現實,正視生死,珍惜當下。這個夢醒了,還有下一個夢,輪迴生生不息。
葬禮結束之日,人們習慣把孝服、黑紗、招魂幡、壽照、紙紮品……全部化掉,然後吃一頓。一直聽音以為是「英雄宴」,以為奉仙遊先人為「英雄」般尊敬,原來大部份人如我般誤會了。這最後一頓,也是未來的開始,正名「應紅讌」──應驗吉利的紅色,「讌」而非「宴」,因為只是一席菜餚並無喜宴之意。不吉已過,「應紅」利是銀碼雙數,內有紅繩、扁柏,取其彩頭。
死者已矣,人們收拾心情,紀念大於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