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br>拆息持續高企打擊經濟

拆局
拆息持續高企打擊經濟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推出的新「任五招」,仿效聯儲局鬆縛同業市場資金的精髓,史無前例親身上陣,權充借錢人,為需要「高息撲水」的銀行提供一個月期貸款。當局此舉無疑將銀行還不到錢的信貸風險「孭上身」,究竟金管局為何甘冒風險為銀行押寶掛帥?
市場人士指出,東亞銀行擠提風波後,金管局對任何負面因素,可能演化為拖累銀行出事的風險,都保持高度警覺,並即時處理。據悉,當局評估,銀行體系結餘高逾百億元,理論上隔夜息應低至一厘或以下,但昨日最高曾升逾三厘,反映資金歸邊情況非常嚴重。

金管局承擔有限度風險

當局認為,若拆息持續高企,對長期承受高息壓力而存款基礎不足的同業,可能要加息,此舉將打擊本港經濟。銀行面對水源不足,亦可能動輒追收企業客戶貸款,中小企倒閉潮若加劇,亦進一步對經濟產生骨牌效應。
高息亦危害銀行業績表現,特別是目前市況脆弱,萬一有銀行業績「見紅」,經過謠傳添加後,隨時再度引發擠提風潮。
因近期歐美信貸風暴而要「畀貴息」拆錢的市場同業,可能以外資銀行為主,本地銀行在同業市場拆借活動中,雖然大部份均有盈餘資金,屬淨拆出一方,但渣打銀行私人銀行財資部總監陸庭龍認為,若市場拆息持續抽升,不排除規模較小的本地銀行,在同業市場拆借額度亦被收緊。
恒生銀行財資部主管黃偉鴻認為,金管局以中介人角色,承擔有限度信貸風險,可紓緩拆息再飆升引發對經濟以至銀行體系的負面影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