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條碼無法辨產地

商品條碼無法辨產地

【本報訊】內地問題食物湧現,市民越趨關注食品產地來源,近日互聯網流傳,商品條碼(barcode)其實已暗藏玄機,頭一組數字代表商品的生產地。不過,本報求證後發現,該組數字只代表有關條碼的申請地,與原產地無關。

網上流傳謬誤

有關電郵及討論區留言稱,商品條碼的前兩、三位數字代表了商品產地,例如471代表產自台灣、45和49代表日本、690至692則是中國大陸,電郵說最近內地產品問題湧現,就算產品沒列明產地來源,消費者也可從中獲悉。
不過,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回覆本報稱,全球商品若要有條碼,都要向國際貨品編碼協會(GS1)申請,而GS1在大部份地區都有成員組織,方便各地生產商申請。發言人說,各地GS1均有代號,並顯示在條碼頭兩三個號碼,如「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是489,這只代表商品條碼是向香港協會申請,不代表商品產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