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神富足 - 李怡

追求精神富足 - 李怡

要過「窮得有品味」的日子,首先要建立全新的「富足概念」。新的「富足概念」不是講你擁有多少金錢、物質,而是要建立正確的富足觀念。所謂「富足」,是一種對生活的滿足感,簡而言之,也可以說是快樂,這是精神的富足。
「觀念正確」包括以下的要點:一、願意放棄─放棄絕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的物慾;二是自主性,也就是不拿生活水準高的人來同自己比較;三是認識到經濟狀況不佳,並不表示天要塌下來,基本上樽節開支還是能過日子。其實,跟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人比起來,我們已經算有錢了。
正確觀念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在種種廣告行銷的推波助瀾之下,人被不斷刺激起對林林總總的物質的慾望,是很自然的事。但擁有得多不一定快樂。一個人越任性,依賴的東西越多,就越是永遠處在不滿足的狀態,因此從精神上說不是更富足而是更貧窮。
股神巴菲特說過:「某種程度上,金錢能讓你置身在比較有趣的環境,但它不能讓更多人愛你,或是增進你的健康。」
許多富人在婚姻、家庭或親人之間鬧糾紛,也有許多富人因過度的物慾享受而失去健康。
看起來還蠻快樂的有錢人,通常是比較懂得自我節制的人。要想窮得有品味,過幸福人生,最關鍵是讓自己「沒它也行」。它,就是常常依賴的物質。比如私家車並不是「非它不可」,實際上「沒它也行」。西方先進國家已越來越多人追求簡單生活,騎單車上班、上學的人漸漸多了。反觀中國,汽車卻多起來。懂得放棄私家車的人,實際上比追求私家車的人,精神上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