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用:形住冇咗器官<br>癌病者手術後幽靈痛

心理作用:形住冇咗器官
癌病者手術後幽靈痛

【本報訊】癌症是本港頭號疾病殺手,不少病人因腫瘤壓着神經線而疼痛難當,或在手術切除腫瘤與器官後引發「幽靈痛」,醫學界估計約兩成癌症病人會受疼痛影響;有臨床腫瘤科醫生表示,癌症引起的疼痛會令病人感到針刺、麻痹、火燒般的痛楚,即使連呼吸及說話也會引發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記者:梁德倫

本港每年約有12,000人死於癌症,更有兩萬多宗新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表示,腫瘤若體積增大壓着神經線,或癌細胞直接侵入神經線也會引發痛楚,也有病人手術切除腫瘤及器官後出現俗稱「幽靈痛」,「病人因為成日形住冇咗個器官,所以會覺得痛」;部份放射治療及化療藥物等都會導致神經痛。另外,腫瘤生長引起的發炎,或是癌症病人易受細菌或病毒感染,都是誘發疼痛的元凶。
醫學界估計八成末期癌症病人會受疼痛困擾,關永康指出曾有本地研究發現,乳癌、骨癌、血癌、肺癌、子宮癌及鼻咽癌引起的疼痛均屬嚴重程度,病人會出現持續麻痹、針刺、火燒般痛楚等,即使輕輕觸摸患處也會感到非常痛楚。

誤會止痛藥會上癮

關永康稱,痛楚會令癌症病人失眠,甚至出現抑鬱及憤怒等情緒問題,影響與病人相處,但不少人對減輕痛楚的治療有誤解,例如誤以為止痛藥如嗎啡等會令人上癮,或擔心長期服食止痛藥會對身體有害等,甚至有飽受痛症折磨的病人,因對治療失去信心,延誤了對癌症治療,故建議病人應積極面對痛症。
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醫生稱,世界衞生組織將控制癌症疼痛分為三個階段,根據疼痛程度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消炎止痛藥及嗎啡類藥物等。近年也將原用於治療癲癇症的藥物普加巴林用於紓緩癌症疼痛,其穩定異常神經訊號線傳送的作用,可減低銳痛、灼痛及深層痠痛,此藥也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質素。

醫生關永康表示,癌症如鼻咽癌(右圖為鼻咽癌細胞),引發的疼痛屬嚴重程度,令病者在治療過程中失去信心。

減輕痛楚有助療程

李靜芬指出曾有一名廿多歲的男病人突然發現患上骨癌,手術後股骨持續出現麻痹、針刺、火燒等痛楚,並長期失眠,因痛楚難當令他幾乎放棄了癌症治療,後來改善了痛楚不適才重新醫治癌病,現病情已受控制。另外一名40多歲大腸癌擴散至椎骨的男病人,因腫瘤壓着神經線而全身劇痛,連呼吸、說話、穿衣等日常活動,稍為用力也會感到疼痛,最後需服食止痛藥物,並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後令腫瘤縮小,才能減輕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