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每年保險騙徒騙去本港數以億元計賠償,保險業發現醫療、汽車及旅遊成詐騙重災區,而且索償金額龐大,橋段多變,騙徒訛稱外遊時遺失內存珠寶首飾的手袋,騙取旅遊保險;又有非法賽車司機撞車後,假稱被偷車或閃避狗隻。保險業估計,總賠償額中有10%是被不法之徒詐騙,最終導致保險費上升,守法的投保人反而受害。
雖有疑點無奈照賠
保險業聯會最新年報披露,保險索償詐騙案不斷上升,發生一宗2,000萬元插眼自殘集團騙案後,去年保聯成立索償調查平台,並設預防及偵察保險專責小組。保聯一般保險總會主席余健南接受訪問時說,詐騙保險賠償導致保險損失,最終會令保費上升,保險公司和社會同樣受害。他舉例說,英國的保險欺詐賠償佔索償總額15%,本港粗略估計也達10%。
余健南又說,本港沒有正式統計有多少保險騙案,但醫療、汽車及旅遊三大類最嚴重。旅遊保險騙案手法以誇大賠償額和訛稱失物為主,「但係手法就變化多端」,有申索人聲稱歐遊時失去手袋,內存價值數十萬元珠寶,保險公司調查時查問攜帶貴重首飾外遊原因,申索人聲稱要聽歌劇或參加婚宴等。雖然疑點重重,但礙於對方已在當地報警,保險公司未能搜集足夠證據,只能透過談判商議賠償額。
保險公司也發現不少交通意外申索,懷疑申索人其實是非法賽車撞毀車輛和別人的財物,卻訛稱被偷走汽車後撞毀,或聲稱閃避狗隻、意外撞車或撞樹等。由於沒有第三者在場作證,故保險公司追查十分困難。
余健南指出,醫療保險詐騙亦涉及龐大賠償額,而且往往是醫療人員或機構與投保人串謀,很多個案都是投保人求診一次,但在診所取得多張不同日子的收據;甚至根本沒有求診或進行手術,憑虛假收據向不同保險公司申索保險賠償,涉及金額可達數萬元至數十萬元。
曾有買屍體呃保險
買屍體騙保險也曾發生,以往曾有投保人串謀其他人在外地購買屍體,然後報稱投保人在外地死亡,取得死亡證明後返港申索人壽保險。保險公司會把索償案交公正行調查,有懷疑的個案會委派調查人員仔細偵查,若搜集到證據,會報警轉交警方處理。
余健南指出,由於保險是平均分擔風險的概念,故賠償增加直接引致保費上升,影響保險業也增加投保人負擔。保險業監理處回應說,保險業已加強訊息互通,合力打擊保險詐騙活動。
近年已繳付保險申索金額
保險類別:意外及健康
06年上半年:15億元 07年上半年:17.1億元 08年上半年:20.4億元
保險類別:汽車損毀及法律責任
06年上半年:6.7億元 07年上半年:8.5億元 08年上半年:8.1億元
保險類別:金錢損失
06年上半年:0.7億元 07年上半年:1.1億元 08年上半年:1.4億元
資料來源:保險業監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