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全球金融市場將更波動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全球金融市場將更波動 - Michael Preiss

華爾街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周,與1987年股災的「黑色星期一」或911事件後的一段日子相比,震驚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破產、美國國際集團(AIG)獲850億美元巨額「救濟」,以及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吞下美林(MerrillLynch),誘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曾在一日內上落多達400點。
在未來數星期,華爾街、國際銀行體系和新興市場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轉變。面對如洪水般湧現的數據,以及現今狀況亂七八糟,我不會貿然發表拍腦袋想出來的投資建議。其實,你不必是索羅斯(GeorgeSoros)或畢菲特(WarrenBuffett),也可預見金融市場在未來一周會更加波動。

資金流向優質避險工具

其一,貨幣市場瀰漫着一片恐慌。不管美國聯邦儲備局、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及其他多國央行向隔夜拆息市場「大開水喉」,3個月期的倫敦美元銀行同業定盤拆借利率(LIBORfixing)仍飆升到3.3厘,至於美國國庫票據的息率則降至接近零水平,凸顯資金流向優質的避險工具。
3個月期倫敦美元銀行同業拆息與美國國庫券之間的息差(TEDspread),更擴大至超過300點子,較「黑色星期一」和伊拉克當年入侵科威特之後的息差水平還要大。
美國企業的「融資機器」商業票據市場近乎停頓,這意味着資本投資陷入低潮,而全球經濟步向衰退的風險提高。
其二,投資者對貨幣市場基金投下不信任票,可能會引發恐慌性的互惠基金贖回潮,因為在人們眼中,金融機構再不是萬無一失的「夾萬」。歸根究柢,既然有158年歷史的雷曼也可以在一夜間「消失」,那麼世界各地數以千計持有大批按揭債券投資的銀行,也可能成為下一個出事的主角。

聯儲局有理由緊急減息

其三,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上次議息後未有宣佈減息,對此我大惑不解。聯儲局有充份理由緊急減息,就算是象徵性的減息0.25厘也好。
事實上,零售銷售、房屋動工和失業率等所有數據,都顯示在美國埋下的宏觀經濟計時炸彈經已引爆。當然,作為資金市場最後靠山的聯儲局,應該不會袖手旁觀;一旦有需要,我相信聯儲局將會出手,甚至是與歐洲央行聯手減息。

美元淡友將會再度出擊

其四,無論是基本還是核心物價指數,均指出通脹趨降,這顯得聯邦基金利率有更大的下調空間。曾講過「如有需要就用直升機撒錢」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應該坐言起行,向水深火熱的市場慷慨「放水」。
美國和其他七大工業國(G7)的央行出手救市,包括美國成立「資產清理信託公司」(RTC),以及美歐限制股票沽空,刺激股市在前一周下旬大幅彈升。不過,距離牛市重來似乎還有一段路程,因為銀行將要繼續減債,同時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等風險資產將抱有更大戒心,而且企業盈利倒退亦將難以避免。
股市要由熊市過渡至牛市,估值是其中關鍵的一環,但單憑這一項並不足夠。我會逐少吸納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藍籌股,惟不會沾手印度股票,理由是印度地產市場危機恐加劇,Sensex指數有跌穿10000點關口之虞。
外滙市場方面,美元淡友將會再度出擊。總而言之,金融世界的秩序將會大不同,投資者要步步為營!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MichaelPr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