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科學界、航天科技發展來說,太空人翟志剛跨出太空船的那一步肯定是重要的一步,是很大的一步,因為翟志剛的這一步說明中國在載人太空計劃的發展上有了突破,未來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發展。
但對整體太空探索,對人類科學技術發展來說,翟志剛這一步,翟志剛成功在太空漫遊十多分鐘不算甚麼突破!四十年前前蘇聯的太空人已成功踏出這一步,美國太空人在一九六九年更已踏足月球及安全回航。
因此,神舟七號及三位太空人成功及安全完成任務雖然值得高興,雖然讓人放下心頭大石,但中國政府及科學界不應拿今次太空計劃當成甚麼重大功績,重大成就。跟真正的科技大國相比,跟先進的太空探索計劃相比,中國仍然有相當大的距離,中國科學家及航天科技專家還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拉近彼此的差距。
不過,中國政府目前最逼切要做的不是盡快拉近與太空科技強國的差距,不是加快進行各種太空計劃,而是要紮紮實實的做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工作、而是要切實保障人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包括生存權及個人自由的權利等。近期的毒奶事件充份反映,中國政府儘管能成功舉辦盛大的奧運,儘管能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但在保障國民健康上卻疏漏不堪,毫無辦法。
毒奶事件從揭發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有中央、地方官員因事件下台,有奶農因事件被捕,有企業的股價因事件大幅下跌,更有中央領導人要因事件向民眾致歉。問題是在各種政治動作後,中國政府仍然未能清楚說明毒奶的源頭,仍然未能清楚說明為何毒奶遍佈各大食品加工企業,仍然未知道毒奶影響多少其他食品及產品。結果,中國製的食品就像地震後的樓房般一個一個倒下去,從伊利到蒙牛到大白兔糖到樂天熊仔餅……,誰也不知道還有甚麼食品會出問題,誰也不知道有甚麼中國製食品可以安全食用。
這樣的惡劣情況反映兩個重要危機,其一是中國各級政府在產品質素及安全保障上只懂做官樣文章,沒有有效抽查的機制,產品有問題也不知道問題根源在那裏,更不要說盡快根治。其二是中國食品製造業全不把顧客、人民的健康及安全放在心上,一心只想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牛奶是製造很多不同種類食品的原材料,牛奶及奶製品生產商是食品安全的第一把關人,必須小心防範牛奶受污染。誰知道內地的奶製品生產商不單沒有把好關,反而自行添加有害物質到奶製品內以滿足檢測的要求,令有害物質沿着食物加工鏈快速傳送到其他食物製品。另一方面,使用毒奶作原料的企業都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直到外國政府檢測發現問題才被迫下架及回收,上海生產的大白兔糖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是這些食物生產商明知部份生產原料來自毒奶廠,它們怎麼不主動查驗本身產品、怎麼不主動提出回收呢?
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反應只能說明內地企業根本不把顧客、人民的安全、健康放在眼內,任由產品變成毒物。而中國各級政府則只懂口頭上重視人民生命健康及安全,實質上毫無辦法、章法,令食品危機一發不可收拾,令大量平民包括內地、港澳及其他地區人民無辜受害。當一個國家、一個政府連人民的基本健康、安全都顧不了,管不好時,它的太空計劃再輝煌也不會贏得人民、世界尊敬的!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