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型投行及最大保險機構上周爆發金融事件,掀起全球金融海嘯。各地央行及政府隨即出手,緊急注資市場之外,亦密謀長遠解決問題的刺激經濟方案。長久建立下來的金融架構受到衝擊,美國財政部提出7000億美元買下金融機構問題債務,欲徹底解決由次按引起的信貸問題,不過,這方案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此,即使環球股市走勢已反彈,但投資者經歷了驚濤駭浪,頓成驚弓之鳥。
雖然現階段已出現不少極具長線投資價值的股票,但資金仍流向具避險作用的工具,如高評級的短期政府票據。美國利率預期由升轉跌,美元反彈無以為繼,相反黃金因作為避險商品而重新受追捧。筆者卻認為,主動着手嚴格控制個人風險及承擔能力,才是最恰當的對策。筆者曾於上周本欄指出近日股、債以及商品表現,重新展現負數或偏低的相關系數,證明分散投資於不同資產類別、以組合資產配置的形式投資,即使在金融市場波動時,仍可將風險盡量減低。
市場憂限沽空影響操作
對冲基金屬於另類投資的一種,因其有別於傳統股、債投資,可包含多種不同投資策略以及多樣化的投資工具,可助分散不同市場(包括股、債、滙及商品)、不同投資工具的風險。特別於股市波幅偏高、非單一方向上升的期間,可運用長短倉策略減低與大市的相關性。觀察過去一年直至8月底對冲基金的表現,比較環球股市而言,展現相對平穩的升勢,可見對冲基金策略,逆市時,仍可抵受衝擊。
近日傳出有關不利對冲基金的消息,令投資者擔心對冲基金的操作會否受影響。上周各國為穩定金融市場,推出限制沽空,英國率先頒佈禁止沽空金融股至明年一月,美國現時禁止沽空的金融股數目接近1000隻(限期直至10月初),但對冲基金還可利用其他方式包括期貨、期權、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的買賣等等,作為減低股票長倉風險的工具。相信各國的沽空機制屬短暫,目的是防止機構投資者等大型賣空股票導致金融市場不穩定,料市場穩定後,沽空機制會回復正常。
槓桿式借貸策略有變
需留意的是,今次金融市場的風暴,對於對冲基金日後運作的影響,在於整體的信貸市場,集資難度比以往提高。整個金融業重整過程,將涉及反槓桿(de-leveraging),企業減低負債佔資產的比率,資金成本整體的提高,這將影響對冲基金策略之中,需要利用槓桿式借貸以擴大買賣利潤的套戥(arbitrage)投資策略。對管理期貨(ManagedFutures)這類對冲基金來說,由於其策略只動用部分資金投入期貨市場作為按金便達到全面參與市場的目的,而不需要槓桿式借貸,因此不受影響。
全球對冲基金超過1萬隻,金融危機無疑會淘汰不少,但這是汰弱留強的過程,對整個行業長遠發展未嘗不是好事。困難市況下,選擇對冲基金尤為重要,投資者可透過具信譽及往績出現的多種策略(multi-strategy)、多經理(multi-manager)的架構,參與對冲基金。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