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機構被接管,出售資產等個案仍一浪接一浪,即使歐洲金融機構的財政問題亦逐步浮現,令整個投資市場信心進一步減弱。不過,上周外圍及港股仍期待美國財政部的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可獲通過,因此,全周市況繼續波動。
恒指在過去一星期波幅只有1370點(前周達3000點),這亦與中國政府陸續推出新措施有關,港股並曾一度擺脫外圍影響而跟隨內地股市上升,可惜只屬曇花一現,投資者信心跟隨國會討論救市方案的氣氛而忽上忽落,由於議員提出多項建議,增添該方案獲通過的變數,若國會真的否決該項救市計劃,又或在內容上已改頭換面,筆者也不敢想像全球股市的負面反應程度,恒指又再試17000點以下水平。
事實上,從近期中國政府推出救市措施只對內地及港股有短暫支持,以及東亞銀行(023)存戶排隊提款事件來看,充份顯示投資者信心的脆弱程度。既然購買雷曼兄弟債券亦屬「不穩健」之選,投資者對任何風吹草動事件也相當敏感。
與此同時,由於環球金融及經濟前景極不明朗,市場對任何正面消息的反應也較冷淡,因此,大家暫亦不宜對利好消息過份興奮。
筆者相信美國救市方案獲通過機會頗高,若在內容上不致有重大修訂,可為大市帶來反彈,商品價格亦可望受惠,因此,金融、商品股料有較大支持。但由於拯救計劃不會即時對經濟帶來推動,而金融機構財政及營運情況仍需時間復元,因此,反彈過後便需重返「基本步」。10月份美國企業業績高峯期,而第三季業績料大多表現差勁,因此,美股反彈後仍將是向下尋底。
候低買防守股
內地方面,今周為「十.一」黃金假期,內地股市休市,但政府推出措施以刺激經濟及改善個別行業經營環境的機會仍不能抹煞,但從放寬上市公司回購、單邊徵收印花稅等政策出台的結果來看,新措施也只能為內地及港股帶來反彈而已。由於投資者信心不足,大多只趁機沽貨,令港股反彈阻力重重。
今周恒指表現備受美國救市方案表決結果影響,反彈上望21000點,屆時仍應趁機減磅,17000至18000水平才具短線入市價值。可留意較具防守性的基建及公用股,北京首都機場(694)、中國南車(1766)、中電(002)。而平安保險(2318)料仍有壓力,42元以下才值博。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