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工作刻不容緩,救護員要爭分奪秒為傷者急救,有時忙到連上廁所及用膳也沒有時間,曾小強及黃家偉便是這樣的救護員。他們見慣生離死別,對家庭暴力導致的死傷感受最深,從工作中學會珍惜家人,「唔會好似case(個案)咁同屋企人嗌大交。」
前線救援沒時間停下
一次跳海救人,令黃家偉感受到生命脆弱。06年某夜,他與同僚接到指示要到中環皇后碼頭拯救一名墮海人士,抵達現場後,看見一男子在水中浮沉,他二話不說跳海救人,救人上岸後,家偉在救護車上盡力為傷者做心外壓,希望有奇迹出現,「佢一度有知覺,以為救得返,點知都係……」雖然已不是首次經歷這些事,但家偉表示仍感到壓力,「始終係一條人命喺我手上,壓力自然好大。」
近年家庭糾紛好像越來越暴力,一家人死的死,傷的傷,都要由救護員收拾局面,家偉說看多了這些事,漸漸明白一家人相處也要忍讓,他坦言以往與父母關係不太好,現時會抽多些時間陪伴雙親,「見到好多獨居老人生活好寂寞,諗深一層,其實我對父母都唔夠好。」
擁有一身古銅膚色的曾小強,曾當選本港最佳長跑運動員,年前代表香港遠赴戈壁沙漠跑耐力賽,被挑選入消防處體能組當體能教練,現在不用出更救人,他說支援前線的工作同樣重要,救護員也要有良好體能,否則出動時隨時因體力透支,「我哋一更做12個鐘頭,都幾辛苦。」
除了鍛煉體力,忍耐力也不可少,小強指前線救援工作繁忙,有時根本沒時間停下來,「連食飯、去廁所時間都冇。我試過一餐飯分幾次食,中午12點食到下晝4點都未食完。」人命攸關,這是救人第一的工作,其他事都要擱一旁,何況飯碗?消防處明日在尖沙嘴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救護服務推廣日,展出消防車、救護車及各種救護裝備,還有更多救人的故事。
記者 馮永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