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金融界慘受信貸危機摧殘,已變得體無完膚!惟在大小銀行陸續倒閉及投資銀行走入末路之際,摩根大通卻能在頹垣敗瓦中擔任拯救者,挽救同業之餘又可壯大實力。事實上,摩通在現今市況下仍能擁有這股氣勢,在危機中屹立不倒,都是因公司舵手戴蒙(JamieDimon)夠機警,及時領導下屬撤離次按投資產品市場這個「災場」。
意識次按惡化 06年叫停
回溯06年次按貸款市場正熱火朝天之際,當年10月在一次常規會議中,摩通零售銀行主管報告次按債務逾期還款率急升,戴蒙已意識到事態不妙,更認定這意味次級按揭業務已惡化,遂選擇「急煞車」,警告證券化產品業務的主管,要避開當時備受投資銀行、對冲基金、保險公司等追捧的結構性投資工具(SIV)及債務抵押債券(CDO)。戴蒙此舉當時被員工批評為過份保守,而摩通在定息收入包銷業務的地位,亦由第三位滑落至第六位。
直至信貸危機越爆越大,涉獵次按業務較小的摩通理所當然成為「大贏家」,並為戴蒙贏得眾多漂亮掌聲。去年七月以來,摩通於CDO及槓桿債務虧損僅50億美元,遠少於花旗的330億美元及美林的260億美元。ThriventFinancial高級證券分析員巴布利茨表示,戴蒙目光遠大,在控制風險上尤其出色。
存款總額 全美第一
在戴蒙積極經營下,摩通業務遍佈各大洲,年初市值已首次超越花旗。眼見同儕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戴蒙亦乘機擴大公司版圖,今年三月便以每股10美元的「跳樓價」,收購資不抵債的貝爾斯登,令摩通成為優質經紀業務的龍頭,現今又收購華盛頓互惠的存款資產,再令其成為擁有最多存款的美國銀行。
戴蒙在選拔人才方面也眼光獨到,且非常愛才,故其手下多是追隨他多年的同事。摩通現任零售銀行主管沙夫自1987年起便擔任戴蒙助手,財務及證券服務主管米勒亦與戴蒙共事達16年。
曾與花旗前行政總裁韋爾共同創造花旗王國的戴蒙,98年因與韋爾意見不合而另起爐灶,並於00年成為BankOne話事人,後因BankOne被吞併而加入摩通,輾轉成為摩通舵手,並於06年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