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不打無把握的仗 - 馮鏗

暢談滙債:不打無把握的仗 - 馮鏗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美元於7月見底後,可以開展強勁反彈浪,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經濟放緩這因素已經消化,但其他國家受美國打噴嚏感染而患上感冒的因素尚未反映。另外,美國減息周期大致完成,但歐美各國則未起步或剛剛起步,息差前景因素亦對美元有助。

美上月樓價勁跌9.5%

不過經過上周的數據,不難發覺大家對美國經濟仍是過於樂觀,無論是樓市、製造業市場,抑或就業市場,數據表現均差強人意。尤其樓市跌勢恍如無底深潭,8月樓價再按年急跌破紀錄的9.5%,按揭申請亦急降逾一成,有40%的放售樓盤不是斷供便是割價蝕讓,相信與銀行收緊信貸而按息又不跌反升有關。樓市是危機之母,在美國樓市真正見底前,美元仍是未宜過於看好。
其他數據如耐用品定單大跌4.5%,反映美國國民對一些大宗商品的消費趨於審慎,佔GDP逾七成的內需轉弱,美國經濟前景自然不容樂觀。至於新申領失業金的人口急升至49.3萬,雖說是受颶風影響,但逼近50萬心理關口,始終反映美國經濟距離衰退越來越接近,美元又何來大升的條件?

歐日經濟各有隱憂

當然,歐日多國經濟確實各具隱憂,尤其是德國和英國經濟滑坡速度甚急,市場揣測只要通脹壓力稍見紓緩,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必然會立即減息,故投資者對追捧歐元或英鎊亦缺乏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會迷失方向,失去市場觸覺(marketfeeling),就像筆者現時對美元的後市般感到迷惘,但個人的經驗是,與其勉強入市碰運氣,倒不如叠埋心水袖手旁觀,待尋回市場觸覺再開盤。雖然稿照交,但亦不作沒有把握的介紹,以免累讀者輸錢。
本周的建議仍是「忍手」,下周若有心水時再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