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男士的哀歌 - 盧峯

中產男士的哀歌 - 盧峯

突然而來的金融風暴、經濟震盪最容易把男士特別是中產階層的男士打得焦頭爛額,不少人甚至一沉不起。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Hobsbawm)父親的經歷就是典型的例子。
霍布斯邦的父親佩西(PercyHobsbawm)是英籍猶太人,早年在埃及做一些跟貿易、船務有關的文職工作,生活優游,有一點英鎊的積蓄;有閒便聽聽音樂,打打Boxing,還贏過一些拳賽的冠軍。一次大戰後他決定與新婚太太到奧地利維也納這個歷史名城碰運氣,以為憑一口英語、一些英鎊儲蓄足以讓他及家人生活好像他在埃及時那樣裕如。
只是一次大戰後歐洲大陸經濟全面崩潰,接着又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佩西這個沒有任何專業或特殊技術的文職人員根本找不到任何固定工作,只能靠教授英語支撐一下。不到一年,他的英鎊儲蓄花光後,他被迫做起推銷員來,拿着不知從甚麼地方得來的貨到維也納的近郊鄉村叫賣,希望多掙幾個錢。
可惜,鄉村地區的人比維也納更窮,習慣做簡單文職工作的佩西又缺乏推銷技巧、口才,甚至連德語也說不準,他的生意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更有根本性的轉變,沒有傭人可用,沒有拳賽,音樂也聽不起,書也買不來,要不斷找親戚朋友接濟才能勉強撐下去。在維也納不過十年,佩西像老了幾十年一般。
一九二九年二月一個寒冷的晚上,只有四十八歲的佩西,又從小鎮回來,依舊兩手空空,心情鬱悶。快要到家門的時候,他悶哼一聲就倒下了。妻子聽到聲音走出來已太晚了,只能把凍僵了的佩西拖回屋內,撫屍痛哭。
儲蓄、自給自足照顧家庭、生活品味及情趣是支撐中產男士的重要支柱。一場經濟風暴、超級通脹卻可以把這些一掃而空。在支柱塌下後,中產男士是不容易撐得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