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謠言散播影響,本港第五大銀行東亞銀行出現擠提風潮,接近全線88間分行,昨日下午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人龍。作為本港中央銀行的金管局力撐,肯定東亞目前資本及財務狀況穩健,並隨時可為東亞提供流動資金。據悉,本港三家發鈔銀行滙豐、渣打及中銀已即時增加調配數以億元計現鈔,配合東亞客戶提款需要。東亞亦表示「無上限」任客戶提取現鈔。記者:劉美儀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午表示,有關東亞傳聞全屬謠言,沒有根據。他強調,香港銀行體系健全。東亞資本充足比率超過14%,遠高於國際監管要求的8%水平;流動資金比率為40%,亦遠高於法定要求的25%。資產質素雖受到雷曼信貸風險影響,但不會構成損害。
他指出,暫無具體資料證實今次謠傳是有人惡意破壞本港金融體系,但謠言確會對本地金融市場造成破壞,事件已交由警方處理,進一步了解是否有人惡意傳出假消息。金管局作為銀行最後貸款人,設有貼現窗機制。他說,有關安排可應付任何流動資金要求,隨時向東亞提供協助,但該行目前並沒有要求金管局幫忙。
東亞已報警及通知金管局
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該行作為發鈔行及銀行體系的一員,一定會確保現鈔庫存,備有大量而足夠的鈔票,配合銀行體系成員對現鈔需要。
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亦說,本港銀行及金融體系穩健,呼籲市民不要受謠言影響,作出恐慌性反應;對於滙豐作為發鈔行,昨日是否已增加鈔票送交東亞,他則拒絕置評。中銀香港發言人回應說,注意到近日市場就東亞事件的發展,中銀香港作為本港主要銀行之一,一如既往協助特區政府,維護香港金融市場及銀行體系穩定。
東亞銀行謠言滿天飛,幾乎全線分行湧現擠提人龍,在港島區一些分行延至夜深,人龍仍未散去,柴灣道分行更有存戶鼓譟。管理層昨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向大眾釋疑。
東亞銀行副行政總裁彭玉榮表示,本周二下午已得悉該謠言以手機短訊形式散播,隨即報警及知會金管局。他強調,有關謠言絕非真實且全無事實根據,銀行財政狀況穩健,截至目前為止,並無向銀行或私人機構尋求財政協助。
銀行庫存現金逾20億元
東亞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繼昌補充,該行庫存現金達20億至30億元,可隨時提供予分行。彭玉榮補充,近日提款的客戶,主要為小存戶,並不包括大存戶及企業客戶,金額只佔該行已準備款項之一小部份。彭氏估計,事件對下半年盈利影響不大,他又否認分行未有充足現金應付需要,指客戶可自行選擇提出現金或本票,所有提款並「無上限」,定期存款亦可提早取回,但息率將按紅簿仔利息而定。
東亞昨日延長服務時間,為客戶辦理提存需要,至於今日會否提早開門或延長服務,他指出,要視乎客戶需要而定,他多番強調,該行有「足夠資金應付存戶需要」。
東亞發出澄清聲明指出,截至6月底止,該行綜合資產總額3,966億元,資本充足比率為14.6%,遠超國際規定水平。東亞持有的雷曼兄弟及美國國際集團(AIG)資產,涉及金額分別為4.228億及4,990萬元,有關金額佔東亞資產負債表比例非常少,他相信擠提應與此無關。
深宵衝擊柴灣分行
位於柴灣道345號的東亞分行,昨深夜11時爆發存戶衝擊銀行事件,約200人在銀行外排隊逾6小時後,因銀行方面表示電腦故障暫停提款而鼓譟,警員到場調解不果,人群擠向銀行大門不准職員拉閘;混亂中有人舉起膠凳砸向銀行玻璃大門(圖),大批警員趕至擋住人群,讓銀行職員拉下大閘。直至今日凌晨,存戶仍不願離開。溫文學攝
特稿:李國寶與中銀友好數十年
縱橫政經界長袖善舞的重量級銀行家李國寶,內地及國際人脈網絡深不可測,他與中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以及本地發鈔行中銀香港「兩母子」的關係,源遠流長,跨越數十年。
01年中銀集團旗下10行合併為中銀香港,代表金融界別的立法會議員李國寶便在議會內出任提名人,以私人條例草案形式將合併計劃提案,協助中銀香港完成合併壯舉,並為該行翌年在港上市鋪路。
剛成功連任立法會議員的李國寶,多年來在銀行界功能組別的鐵票來源之一,亦正是包括中銀香港及其附屬機構,並來自華資銀行的票源。
中銀為東亞第二大股東
去年底中銀香港斥資近40億元入股東亞,現持有該行4.69%權益,為東亞第二大股東,但據悉原來早於八十年代,中國銀行已透過旗下香港分行(當時尚未合併為中銀香港),入股東亞,持有數個百分點權益。不過,鑑於當時入股比例未達監管機構需要披露的水平,故沒有公開宣佈。
系出名門的李國寶影響力有多大?他與中行關係有多悠久?從資深傳媒人秦家聰撰寫的《TheLiDynasty》(李家皇朝)一書中,引述港英時代財爺彭勵治,也曾驚嘆「我從沒想過你(李氏)有如此巨大影響力(Ineverrealisedyouhavethatsortofinfluence)」的記述中,可見一斑。
書中記載,85年底嘉華銀行(現稱中信嘉銀)陷入財困,港英政府希望「搵人」收購,銀行監理專員霍禮義遂情商李國寶,充當中間人穿針引線,接洽中國銀行,但中行無意介入,順水推舟下,中行再安排李國寶與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主席、已故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會面,中信最終成功奪取嘉銀。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對於東亞出現擠提風潮,你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