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降調控力度 盼准地方自救<br>內房商上書中央救樓市

倡降調控力度 盼准地方自救
內房商上書中央救樓市

【本報訊】內地房地產市場形勢嚴峻,部份地方政府不理中央宏調樓市政策,私下出手自救,發展商也紛紛降價促銷套現自保。代表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中國房地產協會(中房協),在中央下月召開第十七屆三中全會前向國務院上書,建議中央將目前「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改為「適度控制」,及正式容許全國所有地方政府救市。 記者:周燕芬

據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中房協副會長、秘書長朱中一透露,該份建議書提出多項具體政策,除允許地方政府自行救市外,亦要求降低房地產交易有關稅率、鼓勵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強房地產預警系統功能等。

要求降房地產交易稅率

中房協是由各地房地產協會,以及從事房地開發經營、物業管理、市場交易中介及修建裝飾企業所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行業組織,言論具份量及代表性。
朱中一指建議書得到國務院有關領導重視,並有信心會獲得採納,因為去年同期當房價迅速上漲時,中房協亦向國務院遞交一份政策建議報告,並獲得政策部門採納。
據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部門已開始收集和整理過往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並根據新市場情況積極準備調控應變政策。
報告建議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根據自己區域特點出台相關產業政策;同時向全國90平方米以下戶型的房屋貸款及開發給予優惠政策。另外,若家庭購買第二套房是出於改善居住需要,可獲與第一套房貸相同的條件。
報告又指房地產市場價格和交易量過度下降將從兩方面對國民經濟帶來影響;一是對房地產上下游企業的影響,房地產開發規模下降將對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二是房地產市場萎縮將帶來爛尾樓等大量社會問題,尤其是對金融業衝擊會很大。

朱中一透露上書內容,其中提及要求降低房地產交易有關稅率等政策。 網上圖片

河南、湖北曾推自救措施

朱中一認為,除了市場條件變化外,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帶來的經濟影響,是政策制訂部門需要考慮的。
事實上不少地方政府已私下推出措施援救樓市,如河南省於9月初推出三招救市,放寬土地出讓限制、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及減免契稅。
其後福州、長沙、北京及湖北等地亦紛紛推出公積金新政,望帶動樓房交投回升。若今次由全國行業代表提出的建議獲得批准,意味全國所有地方政府都能名正言順出手救樓市。

地方政府「救市」重點措施

1.降低公積金置業的首期比例,及延長還款期
2.減免契稅
3.購房入戶
4.購買商品房可獲政府補貼房價0.5%至1.5%
5.放寬土地出讓,鼓勵開發商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