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馬的鼻血,忽然想起馬的毛。
我們平日常說:「他這個人毛病很多。」/「我的毛病是心直口快得罪人。」/「看到你的毛病,便自我檢討。」
「毛病」最初不是指人,而源自馬。古人相馬,先看毛的色澤,再看毛的長相。明代《相馬書》有訣竅:「馬旋毛者,善旋五,惡旋十四。所謂毛病,最為害者也。」
毛長得像螺旋形狀,旋轉圈數五個是好馬,十四個是惡馬,對主人妨害最大。「毛病」一詞本形容不好的馬,不過後來但凡人的缺點、出錯、文章不通、身體欠佳……統統稱毛病──卻與「毛」沒有關係。
從相馬毛上的「旋」,便聯想從前人家見小孩頭上毛髮的「轉」。正常乖巧的一個轉,一旦出現兩個(或三個)轉的,便指他聰明但頑皮,難教。
其實相馬看毛,相人也可以看毛:人之髮如山岳草木,講究細、密,潤、黑、秀,還須有光澤,因它反映了一個人的健康、心性、脾氣、運程。而眉毛,除了表現情感品性,也可看出與父母兄弟姊妹的緣份,眉毛稀疏、散亂、中斷、帶傷,都是凶相。還有鬍鬚、鬢毛、腋毛、陰毛……身上所有的毛都有學問,值得研究。任何人老了,毛髮變白,順序是頭髮、鬍鬚、鼻毛、陰毛,最後才是眉毛──當眉毛也變白時,便悟辭世之日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