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雷曼迷你債券風暴民怨沸騰,被外界狠批「慢三拍」的監管機構,終於加緊規查力度。證監會昨日發表聲明稱,決定就銷售失當投訴,展開正式調查。基於現行法例,證監僅可調查三名持牌經紀行,在發售雷曼相關零售結構性票據時的操守,其餘參與銷售的20家銀行則屬金管局監管。證監並沒有披露三家經紀行名稱。
至於市面上流通逾125億元的雷曼36批迷你債券,證監會表明,會就每個債券系列的銷售章程和推廣材料,查證是否足夠披露理應交代的事宜。不過,熟悉監管運作的消息人士指出,證監將較詳細地重新審視有關銷售和推廣文件,但查證程度遠低於「立案調查」,若屬立案調查,才可證明有銷售誤導的存在。
查詢迷你債券逾千宗
證監會表示,截至昨日,累計接獲233宗有關雷曼迷你債券的投訴和1,129宗查詢。至於金管局則表示,已接獲299宗投訴,累計查詢數目為1,338宗。
協助雷曼迷你債券投資者的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透露,今日帶同投資者到消費者委員會,投訴銀行以誤導手法推銷債券。他昨日與消委會主席張炳良商討事件後,雙方認為較可行的是小投資者先向監管機構投訴,再由有關機構調查銀行推銷迷你債券手法有否違規。
投資者可向銀行索償
他補充,若有個案被判違規罰款,投資者可透過消委會集體訴訟基金,向銀行索償。由於已有監管機構證明銀行犯錯,勝訴機會較大,而且由監管機構先調查,他們有很大法定權力向銀行索取資料及調查,相信較由消委會或投資者自行收集資料更有效率。
繼民主黨上周與迷你債券苦主召開聲討大會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和候任議員李慧琼,昨午才舉辦同類活動,約逾60名苦主出席。
陳鑑林粗略估計,是次雷曼苦主約有四萬人,但否認該黨出手太遲,又指不能以雷曼苦主作籌碼,「我哋上星期已籌辦支援小組,苦主有困難係要幫」,不排除與各黨派在立法會復會後聯手合作。
身兼證監非執行董事的他表示,雷曼迷你債券雖有「債券」之名,但實際並非債券,是否有誤導投資者之嫌,仍然需要佐證才能作結論。
客戶打銀行職員洩憤
【本報訊】雷曼兄弟事件令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銀行前線銷售人員慘成洩憤對象。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指過去一周,接獲六宗銀行職員遭雷曼迷你債券苦主暴力對待的個案,包括拳打及扯頭髮。工會指,不少員工本身也有購買雷曼債券,事件發生後員工一方面要承受客戶指罵,另一方面要蒙受經濟損失,情緒大受困擾,工會本月30日會為受影響員工舉行情緒輔導講座。
員工困擾求助逾20宗
現時約有四萬員工銀行從業員負責產品銷售工作。投身銀行業近30年的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主席李麗貞表示,今次雷曼事件對員工打擊之大前所未見,工會已接獲六宗員工被雷曼苦主暴力對待,20多宗員工情緒受到困擾求助。員工對顧客蒙受損失,十分難過,有員工「成個星期都瞓唔着。」
她說,他們都是按指引推銷有關產品,認為產品「信得過」才會推介,因此不少前線員工本身都有購買雷曼債券,有退休銀行員工更用了過半數退休金,即逾一百萬購買有關產品,因此他們也是受害者。
據她了解,不少銀行最近都加強保安,以防員工受到武力襲擊,而員工即使受暴力對待,都只會啞忍,「最多衝入廁所喊。」她希望現階段各界合力協助雷曼苦主追討損失,恢復市民對本港金融體系的信心。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雷曼苦主在現階段可以做啲乜?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