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民望連瀉多個月後,終於暫時止跌回穩,可是市民對特區政府施政不滿程度卻大增。香港大學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滿意政府表現的市民只有25%,不滿意的卻高達30%,相差5個百分點;也是自2005年曾蔭權上台以來,政府滿意度首次出現負數。有學者認為,市民對政府不滿,已由特首轉向整體官員表現,要挽回市民對政府信心,較提高特首民望更困難。記者:莫劍弦
港大民意網站公佈最新特首及特區政府民望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的民望連跌多個月後,於9月17日至19日調查中,終於暫時回穩。
處理中央關係最差
特首評分有52.3分,比9月初微升0.5分;反對他出任特首比率有36%,下跌5個百分點,支持他做特首比率有42%,微升1個百分點。
不過巿民對特區政府的信心大幅下挫,其中市民對特區政府表現不滿意率維持於30%,可是滿意率卻大跌5個百分點,只有25%。市民對政府施政五項政策範疇中,以處理與中央關係以及維持經濟繁榮表現跌幅最大。當中滿意政府處理與中央關係表現的人,只有55%,跌10個百分點;滿意政府維持經濟繁榮表現的只有32%,也是下跌10個百分點。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出,特首民望過去半個月輕微上升,反對他出任特首的比率,也明顯回落至8月初的水平。但特區政府的民望表現首次呈現負值,即不滿比率高於滿意比率,也是自2005年2月曾蔭權上台以來首次出現。巿民對特區政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以及在維持經濟繁榮方面的滿意程度,也大幅下跌。
較挽特首民望更難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市民早前將不滿政府施政焦點,集中在曾蔭權身上,例如副局長事件、減外傭稅引起混亂,外間矛頭都是直指曾蔭權。可是近月來出現民怨,並非與曾蔭權有直接關係,例如梁展文事件、赤柱大樹壓死路人慘劇,市民矛頭都是針對有關政府高官,而非特首個人,結果令市民的不滿由特首轉向整體政府。
蔡子強相信,政府要挽回市民信心,較特首挽回民望更難,因為政府除了不犯錯外,可做的事情不多,只有期望曾民望反彈後,連帶市民對政府信心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