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政府提出的7000億(美元.下同)救市方案,雖然分別得到兩名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和奧巴馬的祝福,但能否在國會順利通過,現時仍存在一定變數。
現時由民主黨把持的兩會,即使顧全大局,讓救市計劃付諸實行,中間亦必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
原本的救市方案,是向金融機構買入資產負債表上,難以變現的不良資產,但不少人已提出修訂。有國會議員提出,不應只救華爾街,其實業主才是政府要幫助的對象。外國銀行亦聲稱,於美國資本市場有很大的參與度,僱用不少美國員工,何況次按產品這糖衣毒藥,是美國金融機構一手炮製,美國政府不應卸責。
救市方案 各有意見
此外,亦有議員指計劃應包括對金融機構監管的改革,及對出事金融機構管理層離職薪酬過高作出限制,更加有人認為要設立專家委員會,監察基金的運作,並增加透明度。如此七嘴八舌,加入伸手,最終得出來的結果,極可能使原先提出的方案面目全非。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布殊政府若為方案能迅速獲得通過而作出妥協,方案規模必然會遠大於7000億。
據悉,經過修訂的方案,已包括信用卡以及汽車供款壞賬,並接納將外國銀行駐美分行,所持有的按揭相關債務包攬在內,市場估計埋單計數,涉資不單止7000億,最樂觀估計為1萬億,亦有揣測指將介乎1.8萬億至2萬億。
加印鈔票 通脹惡化
對市場投資者來說,無論是7000億還是2萬億,同樣是天文數字,同樣要啓動印鈔機,最終結果均是令通脹嚴重惡化。
美元於本周不斷受壓,反而油價以及金價均大幅攀升,正正反映市場心態。油價於周一盤中曾上升超過25美元,最終收窄升幅至16美元,亦已創下歷來最大單日升幅。
此外,政府為了向納稅人交代,亦不可能以「合理」價格接收不良資產,金融機構仍要蒙受重大損失,再加上監管收緊,日後業務必然朿手縛腳,賺大錢的風光日子一去不復返,已可預期。
王冠一
網誌: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