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亂世之中,打工仔如何求生存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
英國工黨正在召開年會。除了美國大選演說,英國政黨的周年大會,是打工仔和從政人員最好的課堂。
年輕的外相梅禮彬是大會的主角,他被視為有心挑戰首相寶座的繼任人。在工黨年會上,他的一言一行,都廣受注目:首相白高敦會密切留意這小子有無威脅權力的異心,此外,前首相貝理雅的人卻為他造勢,希望捧他出來,推倒白高敦,不但為工黨保住執政地位,還為貝理雅報仇。
這是辦公室政治最凶險的處境:一個人夾在兩大陣營之間。梅禮彬還是白高敦的人,老闆民望低落,梅禮彬可以落井下石,取而代之,政治沒有「義氣」這回事,但白高敦也綫眼廣布,梅禮彬此時發難,會被視為擾亂大局。
何況黨內想上位的還大有人在:財相達齡和衞生大臣尊遜,都是想問鼎的次熱門。除了暗中希望白高敦越來越衰下去,他們也樂見梅禮彬說錯話遭殃。
更微妙的是,英美金融風暴,投資銀行倒閉,這是十年來貝理雅追隨「積極不干預」的右翼自由市場經濟的結果。有沒有看過電影《真的戀愛了》,倫敦家家有房子,個個有工作,人人都在戀愛,這是貝理雅時代麻痺人心的宣傳。現在樓市垮了,選民想下屆政府多一點調控,對銀行看得緊一點,不想梅禮彬挾着貝理雅的殘餘勢力,化一個妝,粉墨登場。
大會之日,內閣大員一個挨一個上台,輪流讚揚白高敦,向外界顯示團結。梅禮彬剛去美國,出席奧巴馬的選舉集會,他學了奧巴馬的演說包裝,也借來一個Change字。但是老闆白高敦還在位,身為下屬,你說要Change,不就是想推翻首相嗎?
梅禮彬很狡猾,他把這個Change字向外扭曲一下:「這是一個大變的時代,需要黨內勵志變革的領導階層。」(anageofmassivechangeneedsleadershipfromapartydedicatedtochange)這句話沒有得罪白高敦:首先,俄國野心暴露,美國金融風暴,全球生變,國家需要變革的領袖。但「變革」沒有主語,鼓勵台上的白高敦拋棄貝理雅的自由市場政策,也可以是暗指白高敦僵固成規,不懂求變,如果想改革的話,只有讓我來。
這句話標準縮骨,記者豈有聽不出來,記者問想不想現在就大選換馬?他說:「不主張大選」(Notinfavourofaleadershipelection)。
自己不主張,消極而被動,但別人都主張,而且擁我出來呢?
我不一定反對,這就為自己留後路了。梅禮彬是亂世上位的打工仔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