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聲困擾求診增<br>接受言語治療 九成回復男聲

男人女聲困擾求診增
接受言語治療 九成回復男聲

【本報訊】堂堂男子漢卻擁有一把高八度的女聲,更因那把嬌嫩的聲線常被人誤稱呼為「小姐」,的確會十分困擾。言語治療師指出,本港男士過了青春期無法轉聲的求診個案越來越多,當中以曾是合唱團的人士為多,需接受臨床治療及電腦儀器輔助學習發聲,方能尋回真正的男人聲。 記者:梁美寶

言語治療師陳淑君表示,一般男性在青春期發育時,因聲帶變長及喉核突出而變成男人聲,但本港有部份男士因青春期聲音異常,過了12至15歲的青春期,仍然是一把雞仔聲,無法變聲。她說,本港沒有統計求診人數,但近年求助個案有增多。「佢哋把聲通常好高音,好似雞仔聲咁,同女仔一樣,有啲就似卡通人物嘅聲音,聽電話時成日畀人叫錯做小姐,對佢哋既生活造成好大困擾。」

歌者仍迷戀高音靚聲

青春期聲音異常主要受心理障礙影響,例如唱歌的男士無法接受摒棄兒時高音的靚聲,導致喉部肌肉協調不理想,不懂得以男聲發音,依賴童聲發音。她說,一般女性聲音音頻約為220至240,男性則為120至140,若無法正常變聲的男士,音頻可高達170或以上,聲音如女孩子一樣。
這些男士通常在變聲過程時會無法大聲說話、聲調被鎖死、音調沒有任何變化、突然失聲、聲音沙啞、喉嚨痛甚至感到自己有兩把聲音等徵狀,若長期受此困擾,應及早找言語治療師診治。

講師予人不專業感覺

陳淑君解釋,「佢哋唔知應該用乜嘢聲去發音,講嘢時會好似有好多氣咁,有時又會突然失聲」。求診者除有20多歲的大學生外,甚至有30多歲的大學講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均感到日常生活受困及自覺予人不夠專業的感覺。
她說,因該問題主要為心理障礙,只要接受心理治療,輔以電腦儀器尋找真聲,大部份均能找回男聲,治癒率達九成。若接受治療後無效,可轉介往耳鼻喉醫生求診及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耳鼻喉專科醫生林建業解釋,理論上把男士藏於喉部甲狀骨內的聲帶以手術方法縮短,可令聲音變沉,「原理好似小提琴弦線咁,弦變粗咗,共鳴箱會改變,聲音應該變得低沉」。但手術位置非常接近氣管,風險很高,故不建議病人進行,全球曾接受手術的人也不多。

特稿:男生被笑乸型激到喊

常以高八度靚聲參加合唱團的14歲陳同學,在著名男校就讀中三,但一把女高音靚聲卻為他添了不少煩惱,常被同學侮辱他是乸型。為免被人取笑,他在學校內寧做啞巴,直至近期開始求醫,學習發聲。

治療後男聲童聲皆能

「嗰時真係好唔開心,一出聲就俾同學笑,話我把聲尖,好似女仔咁,我覺得都好侮辱。好似上英文oral堂,我講講吓嘢又發唔出聲,啲同學以為我扮嘢,嗰時返學試過寧願唔出聲,放學唔開心到喊」。
陳同學感到生活受困擾,自尊心受損,數月前開始接受治療,透過臨床心理輔導外,言語治療師會利用電腦儀器協助他發聲,現時在日常生活談話時,已可以用男子聲發聲,但唱歌時則保持着童聲,故仍有參加合唱團及唱出高八度的歌聲。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