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一些幹部」是多少? - 易水虹

三言兩語:「一些幹部」是多少? - 易水虹

「極少數」、「少數」、「一些」、「部份」,如此含糊不清的量詞,貫穿着「新中國」的政治脈絡,是「中國特色」的「政治藝術」。在貴州甕安事件裏,官方屢次提及的「少數不明真相的群眾」,也屬此類。小小甕安一地,竟然驟起兩萬餘人一起去「衝擊黨政司法機關」,這算「少數」?
由三鹿奶粉引發的「毒奶粉事件」,讓中國政府遭到了國內外的強烈批評。
「內外交困」裏,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領導幹部學習科學發展觀研討班上說:「一些幹部缺乏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作風飄浮、管理鬆弛、工作不扎實,有的甚至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關係群眾生命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
胡總書記撇開「政治體制」不談,撇開「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問題核心,把九州板蕩的責任,簡單的歸於了「一些幹部」。
在中國,「置若罔聞」、「麻木不仁」的「一些幹部」,究竟有多少呢?捲款八千億人民幣,出逃海外的上萬名貪官,再加上《瞭望》周刊在二○○六年文章中披露的,「中國的反腐機關,每年都要處分大大小小官員二、三十萬」,「這些幹部」恐怕也只佔「一些幹部」的冰山一角吧!

易水虹
大陸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