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沽空禁令 有的放矢? - 王冠一

國際視野:沽空禁令 有的放矢? - 王冠一

美國證監會收緊無貨沽空限制後,再出招限制投資者沽空金融股,是美股上周下半段大幅反彈的導火線。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ServicesAuthority)採取同一措施,更幫助英國富時指數上周五勁升接近9%。也許大家見這招奏效,部份國家包括澳洲、荷蘭和台灣等紛紛追隨,其中澳洲更把禁止沽空範圍擴大至所有股票。
不少人均質疑此做法,因為沽空是市場機制的一部份──看好公司前景可買入股票圖利,看淡公司前景又或者認為股價高得不合理時,為何不可以沽空?更何況沽空可以是對冲活動的一種,並不一定是投機股價會下跌。

只准買升不可買跌

很多公司百病叢生,都是由沽空者揭發,但沽空客卻往往成為跌市的代罪羔羊。監管機構針對的,應該是沽空股票後,再發放假消息圖利的「盜賊」。港股早前被明目張膽洗倉,有如告訴股民「我要入屋打劫」,監管機構卻噤若寒蟬,又是何道理?
禁止沽空這項措施變成只准買升,不可買跌,但禁令一旦被撤銷,部份股票會否因長時間不准沽空,而出現恐慌性拋售?相信大家對87年股災,港股決定停市3日,但復市後市勢跌得更兇的情景,記憶猶新。

篩選準則受質疑

有網友質疑美國證監會篩選禁止沽空股票名單的準則,因為涉獵金融業務的通用電氣和美國運通(AE)榜上無名,連7月時19隻被禁止沽空金融股之一的瑞信,亦不在名單內,反而已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的地區銀行SilverStateBancorp,及某些油管相關企業如AtlasPipeline和NuStar、保健公司Aetna,卻赫然成為了受保護動物。
有揣測指,保爾森的措施是防止高盛步雷曼後塵,是否不少高盛俱樂部的成員將會中招?再深入探索,保爾森持有等值7億美元的高盛股票,不難令人有點遐思。

王冠一
網誌: http://www.wongsir.hk